汇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发展。7月10日至12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引领,乡振未来”深蓝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州市安吉县,“开展两进两回绘宏图,未来乡村看‘浙’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安且吉兮,居之心怡。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十多年来,安吉坚定不移的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建设美丽乡村,推广三产融合模式,在构建未来乡村、打造生态城市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青春逐梦行,在为期3天的实践中,浙工大深蓝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人聚焦安吉“未来乡村”建设,走访余村、鲁家村、两山合作社、“两山”未来科技城展馆以及共青团安吉县委,深入探索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
建设示范乡村,竖起乡村发展“标杆旗”
在安吉县天荒坪镇的西侧,坐落着一个群山环抱,秀竹连绵的村落,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这里,曾经以开采石料为业的工业村,而今却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实践队从“两山”石碑出发,走进余村礼堂与展览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两山”理论的诞生过程与19年来余村的绿色发展历程。如今,美丽生态已经成为余村的一张金名片,青创基地、乡音小馆、青年图书馆大量新业态在余村落地生根,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已在余村的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实践队感受余村田野风光
实践队前往青创农场典范“与余农场”,切实感受现代农场新型活力。访谈农场负责人、返乡创业模范俞佳慧,在交谈中,队员得知了,俞女士返乡创业的契机与政府为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做出的种种努力。“青年人不愿返乡大多是觉得乡村中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没有展示自己的空间。但事实上,如今在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乡村已经成为了比城市更宜居且同样能发挥自我价值的地方了。”俞女士说。
采访与余农场负责人
参观与余农场
无独有偶,千万工程的种子不仅在余村茁壮生长,也同样在鲁家村开枝散叶。鲁家村以"三规合一"为引领、将村庄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融为一体,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布局、市场化导向,专项设计以花卉、蔬菜、水果、中草药、木艺等为主题的18个家庭农场,全力打造全国家进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
实践队访谈鲁家村委
实践队走进鲁家村,实地观察村容村貌,切实感受鲁家村在“村+公司+农场”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下取得的成果。实践队还与村主任柏老师进行座谈,深入了解鲁家村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发展历程,学习千万工程示范村的优秀经验。前往鲁家村盈元农场,实践队农场老板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白茶人工采摘、机械化加工流程,实地品茶,感受茶产业在与休闲文旅、绿色康养等新业态融合过程中焕发的新活力。感受盈元农场作为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对周边乡村发展的示范作用。两山理念与青创力量为安吉乡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依托“绿水青山”资源,走出来一条充满活力的绿色蝶变之路,展现了产业旺、风貌美、文化兴的未来乡村风貌。
实践队与余村两山石碑合照
实践队走访鲁家村
关注时代浪潮,抓住产业发展“扶摇风”
安吉两山合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抓住产业发展“扶摇风”立足县域87万亩毛竹林资源,把碳汇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相结合,找准生态产品定位,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实践队走进两山合作社,在合作社负责人与潘书记的介绍下了解到,合作社整合村内闲置低效的生态资源,构建"打包"模式,形成优质的自然资源资产项目包,并由公司统一开展项目招引,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了资源的综合运用效率。同时,秉持着“点绿成金,共建未来”的发展理念,合作社通过专业的运营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竹林碳汇体系,找准生态产品定位,促进了竹林生态和经济正向可持续循环,让“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共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参观过程中,队员还与合作社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都感受到传统农业机器带人的迫切需求,机械学子也深刻感悟机械强国的重要使命。
这种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抓手的模式,不仅促进了竹林生态和经济正向可持续循环,也形成了生态资源收储新模式。实践队相信,在"千万工程"的支持下,安吉两山合作社必进一步发展壮大,探索乡村生态效益增值新路径,深化利益联结,实现强村富民,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实践队员聆听合作社负责人讲解
参观两山合作社合照
做好青年工作,稳定乡村发展“源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求“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而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安吉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前瞻性的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工作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大的活力。
带着在安吉实地调研的所见所想,队员们来到了安吉团县委,与纪娟书记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实践队员们向纪书记分享了最近两天亲身体验到的这片土地上洋溢的青春活力与创业热情,纪书记也向队员们介绍了安吉县乡村发展的三个思路变化,从“美丽乡村”到“千万工程”,再到现在正在努力的未来方向“青年入乡”。队员们了解到,安吉县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难题,出台了非常多配套可行的政策,比如报销来安吉求职路费,指定酒店免费入住、发放创业就业补贴、0首付的共有产权房等等,从各个方面来为青年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实践队访谈团县委
除了政策上的介绍,纪书记还特别提到了坐落在余村的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与实践队在青来集的调研经历相互印证。青来集以“景社共生”为核心理念,整合大余村自然资源与青年人才社区,构建乡村众创平台,聚焦青年需求,打造共享式、社群式办公服务,形成O2生态文化圈,吸引并留住青年人才。社区不仅提供多样化办公空间与配套设施,还通过余村梦想大会、余村夜话等活动丰富青年生活,携手全球合伙人发起“青年共创行动”,强化“青年X乡村”品牌,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在余村这个绿色基站发射梦想。
实践队参观青来集人才社区
实践队与游民公社老师合影
演绎乡村振兴的壮阔“交响乐章”,青年的创新力量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主旋律”。在安吉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们见证了青年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他们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勇于担当的建设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们相信返乡青年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和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与乡村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共生共荣,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明确总体规划,立好城市发展“风向标”
“两山”未来科技城是安吉规划并正在修建的,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造能级提升、双新汇聚、潮涌未来为宗旨的新兴城区。实践队走进“两山”未来科技城规划展示馆,深入了解安吉未来蓝图规划与美好发展前景。展厅内,队员勤恳求知,览序厅精炼短片,感“安且吉兮”城市魅力;游多维数字空间,略“科技追梦”城市意境;观新城建筑定制模型,品“错落有致”城市格局。未来科技城五大板块起承转合,让队员体悟发展计划的长远;百丈高楼按计划时间逐层筑起,亦让队员感到每一步的坚实。相信经此一行,“路途虽远,行则必达”的思想将根植于每位队员心底。
实践队员学习两山未来科技城规划
实践队走进未来科技城
在绿色发展的路上,安吉以昂扬的姿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相信未来在“青创活县”、“千万工程”的帮助下,安吉会在“两山”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队员也将承政策之风,在实践学习中积累经验,为未来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浙工大科技引领乡振未来深蓝实践队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