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畲族乡,古韵新风扬正气——浙金院学子尧山行纪实
(通讯人:韩建华 孙露鲁 王子宁)
2024年7月3日,炽热之阳不减青年凌云志。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读会、反邪教协会“金马先声”理论宣讲团的成员们,踏着朝露,乘坐公交,前往此次社会实践的收官之地——莪山畲族乡尧山村文化礼堂。他们将以青春之名,携党之光辉,共筑科学防线,弘扬反邪教、反诈骗、反假币的正能量。
尧山村,古木参天,青石板路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随着一声清脆的葫芦丝音起,村民们将目光聚焦在舞台之上,接着李晓璐等四位实践成员以一场反诈情景剧拉开了宣讲的序幕。剧中,古典智慧与现代案例交织,寓教于乐,引人入胜。
“邪教如妖雾,科学是明灯;诈骗藏幽暗,警惕保真心……”黄玲敏、王思琦两位实践成员,以党的理论为指引,将反邪教与反诈骗的知识编为顺口溜,将复杂的知识口语化,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随后,王培菊手持快板,走下台与村民互动,快板声声,清脆悦耳,不仅传递了反假币的坚定信念,更激发了村民们对科学、对正义的热爱与追求。
活动尾声,韩老师、娄老师带领实践成员们,为村民们送上温暖。他们耐心地帮村民填写调查问卷,发放小礼品。
一张张合照定格了这些温馨与美好的时刻,也见证了实践团成员们与村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此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读会、反邪教协会“金马先声”理论宣讲团的莪山畲族乡之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实践团成员们青春的笔触,镌刻着党的光辉,实践团的成员们在畲族乡的古韵中,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绘制了一幅幅生动的反邪教、反诈骗、反假币的宣传画卷。在塘联村、山阴坞、西金坞、龙峰村、尧山村等古色古香的村庄,他们不仅留下了深刻的足迹,更以实际行动,发放了300份宣传册,收获了近2000份调查问卷,提升了公众的防范意识,贡献了青春的力量,诠释了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潮客_2m43ki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