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学校门外读书人

    2024-06-28 02:15 浙江杭州

    #晚潮#              

             朽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把读书看作高于一切。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 他祖上有没有因读书多、读书好而成为史上杰出之辈,或者谋得一官半职,已无据可考。但他爷爷、爸爸这两代人都没有读过书。他们中没有一个识字者,自然也没有一个有一官半职或者杰出的人物。但是爷爷和爸爸这两代人也都知道读书非常重要,于是在家境贫寒,子女众多情况下,还是选择供养他这长子读书。

    要让羊跟着人跑,人会在羊前拿把草。为了他能按照祖辈的期望好好读书,学龄前,爸爸送他到农村,让他见识了头顶烈日,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带他参加能开阔眼界的活动。有一次,他跟着爸爸参加了千人参加的斯大林追悼会,见到了许多出人头地之人。这些人都穿着最时尚的中山装,中山装上衣有左右上下各两个口袋。这些人左边上面的口袋都插着钢笔,最少插一支,很多人插两支,有的还插三支。于是他的脑门刻上了将来要有出息,就要学会识文断字的印记。

           

    背负着祖宗希望,他欢快轻松的读完了6年小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初级师范学校。他将成为氏族中第一个有初中或以上知识的文化人,他将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他心花怒放,走路都连蹦带跳,嘴里还哼着“花喜鹊,尾巴翘,姑娘穿了个红棉袄……。”

    进了新学校他读书更加认真自觉,一学期后,门门功课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个学期的第二个星期一,学校突然宣布,因为自然灾害学校解散。他的读书美梦在春末的辟雷中戛然而止,大会散了,他还一人呆呆的在学校礼堂里迷惘。

          他无奈地当了农民,但是总忘不了书。劳动之余他就捧着书看,家里没有书就问别人借。借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宫廷秘史、官吏断案等都看。书很杂,书中也有“佳人揭开绫罗帐,金针刺破石榴裙”等勾引人的情节,但毕竟他看到的大多是维护正道、传承善良的内容。没有学校可以继续读书,他还把气撒到了一本已读过了每一个字的废杂志上。他对着柳公权的字帖,把字用毛笔涂写在杂志上。杂志被他涂得没有丁点儿白,他还是涂,幸亏湿湿的墨水涂抹到已干燥的黑色杂志上,当时总能看出新写的字的好与坏。他姐夫见他爱书,就给他买了十几本现代小说,于是他也从书中渐渐了解了一些近代的历史。

    那时的农村,像他这样已可算为文化人。农民伯伯们看中了他正直有文化,请他做了会计。离开了学校的他,也因此开始读起农村财务的专业书。虽然这很初始很浅薄,但是也总算进入了财务知识之们。

      年方17,机缘巧遇,他弃农从军。偶尔的机会,让他认识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部队吃饭、学习时都要读报纸。有一天,轮到他读。读着读着,有人“噗嗤”一声把饭喷到了旁人身上。原来是他读错了字,那人笑得太猛太突然而喷出了饭。此事发生的第二天,他就去买了一本字典。以后轮到读报纸时,先把不认识的字先查查字典。南方人乡音重,为了尽力减少乡音,他常常一人拿着报纸听广播。久而久之,读报很少错了。几年后他当了干部,有一次轮到他在全团做报告。他引用了郦食(多音字,此处应读衣)其与刘帮交往的典故。也已被提升为干部的喷饭之人又笑他错了,这回他们打赌,字典作证喷饭之人输了。在部队不会写作不行,为了学写作,他请教了好多会写文章的人。在向他们学习的同时,他把他们的作品当书来读。慢慢的他也会写点东西了。

    几年后,他到了小小的工厂当了所谓的头。厂小五脏全啊,盈利为中心与大厂一样,管理一模一样。他搬来了《企业管理概论》,按书中说的理做,多少对他所管的企业起了点作用。仓库里货堆得满满,上级为追求产值还压他所在的企业生产。货品积压,资金呆滞,利息多付,企业亏损,职工工资欠发。他顶住了上级的压力,采取了强销售、缩库存,拢资金,减贷款的措施。卖出去的产品实现了利润,减少的贷款减少了利息的支出,生产工人放假了两个月,减少了支出的成本,企业一举扭亏为盈。

    几年后,他又到了交通运输部门。管道路运输的不知道什么是道路运输,它有哪些门类?它有哪些规则?单凭一身有标记的制服去管理,被管理者服气吗?能管好吗?他又如同蚂蚁啃骨头,啃掉了《道路运输管理概论》、《运输企业管理》等厚厚的书。同时,研读了货物运输、旅客运输、汽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管理的规则与条例。 他本来就是驾驶员出身,加上肯读书,他成了运输战线的行家里手。

    一次他随同行下运输企业检查,看了某企业的生产统计表。根据上面的数字,他推论出该企业的盈亏状态。该企业老总四处打听他是不是本专业运输系统调出去的人。

    有一次他在部级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浅谈客运班次的安排》的论文。一位地市级行家在全市运输企业内部的领导会议上,拍着桌子说:“我们从事客运事业几十年,每年冬夏两季都要对客运班次进行重新安排。这么多年了,从没有人写出过此等理论文章。一个外行人倒写出来了,专业运输企业的脸往哪搁!”

    有一年春运日子里,他乘火车从杭州到达金华后已是夜晚。他本想让人来接。忽见一批同乡人拦住一辆个体中型客车,双方商谈后以包车形式让个体户用这辆车送大家回家。车费则按金华到家乡的票价由乘客单个付给车主。他也就随着这辆车回家。岂知车辆开到中途,车主停车不走了,同时提出了加价要求,但是乘客没有一人同意加价。双方僵持在半道上争执了半个多小时,仍然没有结果,最后差点要打起架来。此时,他亮明了他是管理部门之人的身份,劝说车主按照合同法规定,按事先协商一致的价格执行,及时送大家到达目的地。车主可能是碍于怕管理部门之人给予处罚的缘故,无可奈何地把乘客送到了目的地。当车主要驾驶车辆返回时,他叫车主暂停一会。车主又碍于管理部门的面子,不高兴地走到了他的身边。他与车主说;“你学没学过《道路旅客运输价格规则》?”车主说:“没有”。他说:“除了双方协商价之外,你还知不知道包车的价格计算规则?”车主说:“不知”。他说:“因为你没好好学,你吃亏了。”他继续说:“整车包车可按车公里计价,则核定座位×人公里单价×里程,就是你本次行程可以正当收取的价格,你这次运输旅客没坐满,少收的就是那些空着的座位的钱。另外,夜间包车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还可收取加成费,这你也亏掉了。”车主听完晃然大悟,埋怨自己没好好学,也埋怨管理部门没有给予培训指导。听了司机的埋怨,他组织了本辖区的经营业主的业务知识培训。这一举措深受业主欢迎,也被上级部门予以推广。

    搞管理需要职称。他抱着几万字的论文去破格,但是没破成。他又通过自学一次性考出了中级职称。假如允许考高级,他也一定可以考出。

    他初中一年级就走出了学校大门,在学校门外他没有断过读书。但是在漫长的校门外读书之路上,他也深深体会到没有老师的教育读书太难。他自学过数理化,也曾幻想过学外语,但是无论怎么努力,没有读进去。所以他也十分珍惜有老师教育的机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他进过高中夜校,也进过中专、大专的函授学校。

    他一生热爱读书,特点是干什么工作读什么书。他珍惜有老师讲课的读书,进有老师指导的学校读书不是为了那张有钢印的东东,而是真正学点知识。为此同学中他总是最认真的,考试也从不偷看,成绩也总是最好的。如今他已经老了,但他认为活在世上一天,读书就不应该停,停了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