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来了!浙理人的2024高考作文!

    2024-06-07 11:36 

    今天上午

    2024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千万学子怀抱梦想 以笔为剑

    踏入了属于他们的战场

    将无数个日夜的辛勤汗水

    汇聚成光 点亮未来

    浙江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语文作文题出炉后

    引发全社会热议

    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起来看看,浙理学子如何作答

    ↓↓↓

    问题恒存,求索不息

    2021级汉语言文学1班 郑芷奕

    社会变化瞬息万变,如洪雾扑面。人们在时代湍流与科技经纬中被裹挟着前行,殊不知,通往真理的康衢却布满浮躁之迷雾与功利之礁石。我认为,技术发展的道路充满未知,技术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新的问题,更无法真正回答人类精神情感层面的问题。

    所谓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是指根据应用算法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与模拟人类思考、决策的工具。诚然,人类的某些问题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下能得以解答。从手机里的Siri、家用的小爱同学,到击败李世石的阿尔法狗,再到如今风头正盛的ChatGPT,人工智能的全方位介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从前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变成如今“指尖上的会议”“超现实云空间”,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答案是否定的。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将鲜活个体推向被工具化的天堑。试问,AI换脸软件里的“霸王条款”“监测头环”校园争议等事件层出不穷,技术如何防止被滥用的风险?社交媒体的智能算法精准锚定用户,桑斯坦口中的“信息茧房”如何能不至于成为公共的梦魇?面对“机械换人”的挑战,传统劳动者如何“自救”?面对即刻生成的海量信息,快迭代中的个体如何能静下心慢思考?倘若我们对技术的输出结果与生成内容盲目自信,将其组合、复制的结果内容与经验事实画上等号,那么,我们终将在“伪真理”的囹圄中画地为牢。

    此外,技术或许能解决“向外转”的知识性问题,但因其不具有切身体会与现实经验,所以无法真正回答“向内转”的精神性疑问。古有诗圣杜甫悲悯苍生,诗笔铸史,为后世提供面对困境的一剂良方,是因为他怀有一颗滚烫的盛世良心;今有鲁迅揭示“美丽新世界”面纱下隐藏的“1984”,直指国民劣根性问题,凭借的正是他那被生活划痕后仍如手术刀般锋利的笔尖。反观人工智能向文学“进军”,机器人微软小冰出版诗集,在那些类型化、被架空的汉语背后,其实是技术对真实人类世界的漠不关心。因此,在当下,若有人面对阿兰•德波顿所言的“焦虑”情结,他将无法在快迭代的技术中寻找真正的答案。

    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新的问题却仍在孕育。因此,吾辈青年应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也不应该满足于表面的答案,做一个心灵的审视者,重拾自我的主体性,向外探寻又向内审视。我们仍需如木心般将生活慢下来,用心、用情奔赴海德格尔所喟叹的“精神家园”;仍需如叶嘉莹般将心灵沉下来,摆脱现实功利关系的羁绊,从古典中兴发感动;仍需如费孝通般将脚步稳下来,真正情系中国,深入人民。

    问题恒存,求索不息。顺崭新时代之洋洋潮水,乘技术发展之穆穆长风,踏人生求索之漫漫征途。

    把解问之新舵,闯时代之浪涛

    2021级汉语言文学2班 汪鑫宇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有如双翼助力人们振翮高飞,有人认为它们是“指引社会巨轮航行的双子星”,让人永不迷路、高枕无忧。诚然,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破除了诸多难题,但伴随更先进的技术,我们可能会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新问题,面对这样的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最后还得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这舵手无他,唯你我尔。

    有人深情赞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遍地开花是社会进步的闪耀火花”。诚哉斯言。纵看人类发展历程,技术革新自来就是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没有瓦特的蒸汽机,就吹不响工业革命的先声;没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就发不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嚆矢。同样地,没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构筑起的“科技王国”,就没有今天日新月异的世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更是无从谈起。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革新,便于我们探寻世界的真相,开拓全新的时空维度。

    只是,当技术快速演进的同时,新技术的喧嚣似乎也让我们对新出现的问题惘然惆怅:为何今日“技术”的长缨已然在手,缚住“问题”苍龙的愿景还是难以图之?我们是否要拷问——多少血与泪的殖民活动由轰隆隆的蒸汽驱动?多少痛苦与挣扎掩埋在钢铁的车轮之下?今天的我们享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红利的同时,在无闻的角落里——数字鸿沟、发展失衡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数字泰勒主义”还在大行其道,“新穷人”更是层出不穷……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新技术。任何一项新技术的问世,从来都是对“问题”的见招拆招,而绝非想一劳永逸地把其作为“让问题越来越少”的不二法门。“物之繁如松之茂,密也;生之茂如竹之苞,固也”,“出现新问题”本就是“解决旧问题”的影子,它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果只是一味地拘泥执着于解决问题,那随着问题的新生一切终将只是徒劳,最终陷入疲于解题的泥淖。

    唯见互联网、人工智能带来问题的“悲观者”固然停滞不前,最终沦为新时代的“复古者”,淹没在时代洪流之中。只见答案的“乐天派”同样也会沉溺在新技术建起的“温室”里成为其铁杆拥趸,最终裹足不进,沦为新时代的“超级巨婴”。

    不仅仅要对解决问题执着,更要成为寻找问题、发起问题的掌舵手,唯此才算拿到真正通往未来的“金钥匙”。唯有始终持有对技术的“建设心态”,才能在时代潮头书写创造出更多精彩的篇章。作为乘着科技之风成长的青年一代,不仅要有“洞若观火看问题”的能力,还要有“锲而不舍解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勇于创新提问题”的能力,以力避科技之弊,传扬科技之果,把解问之新舵,闯时代之浪涛。

    吾知终有涯,求知亦无涯

    2023级机械电子工程1班 宋浩铠

    读完刘慈欣的《朝闻道》,我曾久久思考着“问题”的意义:假如科技发展到能轻易地知道问题的答案,问题本身是否失去了意义?是否知道得越多,留给我们的空间就越少?当问题被解决殆尽的时候,我们还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么?

    困惑许久,直到我读到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仿佛突然间阳光刺破阴霾,那一刻我也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吾知而有涯,求知亦无涯。问题来源于探索,意义来源于求知,只要人们步履未停,问题会越来越多,答案会越来越多,人生的星辰大海才会越来越辽阔。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感其难,存其惑,才有开始的勇气。当人们抬头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开始,距离伸手摘下星星就不远了。

    远古的草原,人类的祖先对天地间第一束炽烈的火焰心生问题,才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时代;大洋彼岸,有人隔着浓浓海雾思索“彼岸是什么?”,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世界支离破碎,世界开始融合;暖意午后,苹果悄然落在巨人头顶,莫名疑惑,灵光一闪,宇宙开始有了轨迹,万物“统一”……问题是答案之母,没有开拓者感到万难的“灵魂一问”,没有过程中的积极开拓,问题的种子落不到土壤里,答案的花开不到世界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惧困苦,无惧枯燥,才能看见答案的曙光。当人们披荆斩棘的那一刻,距离阔步迈上通途就不远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当人们掌握了科技的力量,寻求人性和科技的平衡,成为了每个时代追寻的答案。科技存在的意义并非让人们更加困惑,而是给予人们力量去寻求真理答案:当人们用尖刀利器伤害同胞身体的时候,忘记了手中握着的一锹一铲才是改变世界的第一序列;当人们用火器制造战争转移矛盾的时候,忘记了蒸汽机曾经推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当一些野心家利用先进武器去挑起区域矛盾的时候,他们似乎忘记了科技本应让全世界灯火通明,让梦想在和平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了原本看不到的许多脏污和邪恶,但也见证了无数想以萤火之微补盈日月的伟大灵魂。这个时代追求的答案,不正是乘着科技之风,飞向和平美好的世界么?虽然步履维艰,问题频发,但正义的答案近在眼前。这种追逐就像种花,急不得,惰不得,错不得,害怕浩如海的问题,就看不见美如画的答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其心,收其获,苦心人终不负。当人们一直在质疑,一直在提问,时代才能发展。

    马克思提出了要辩证地看待事物,什么样的问题,就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世界在变化,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答案,但每个问题的背后,肯定会有属于它的答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无数个问题被提出,被解决。现在人工智能越来越超乎人们想象,我们能借助它来实现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人们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少,真的是问题变得少了么?其实不然,当人们可以用它来写文章、查资料、画画、数据分析时。真正少的不是问题,而是人们被剥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我曾经问过AI:“我叫什么名字?”它说:“这个我还没有学到呢,请换个问题吧。”我们已走得够远,但路还很长,不是吗?

    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

    它是青春的一次洗礼

    是自我超越的见证

    更是通往无限可能的起点

    加油 学子们

    期待你们以最美的姿态

    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还记得你的高考作文题吗

    留下属于你的高考记忆

    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图片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浙江新闻

    排版 | 赵一

    责编 | 张若娴

    责审 | 石丛珊

    终审 | 董欢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