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丨温州中院召开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2024-06-05 11:2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各方合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走深走实,六五环境日之际,温州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温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并发布市中院联合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制定的《关于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争议预防与化解的意见》。

发布会上,温州中院副院长林越坚通报2023年温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情况。

2023年,温州两级法院在专业细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协同治理上持续发力,深入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司法审判工作,为诗画山水、绿水蓝湾的“美丽温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基本情况

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诉讼案件846件,审结864件,同比增加24.23%和17.55%。其中,刑事诉讼案件新收189件,审结193件;判处罪犯345人,判处罚金237人。民事诉讼案件新收172件,审结180件,其中土地资源类纠纷占比继续扩大,达到收案总数的73.72%。行政诉讼案件新收485件,审结491件;行政机关败诉率7.43%,调撤率达到31.71%,同比提高6.38个百分点。公益诉讼案件新收31件,审结39件。另外,新收环境资源类行政非诉案件201件,审结210件;经审查后撤回申请15件,驳回申请或不予执行5件,准予执行率达90.48%。

做法成效

一、环资审判制度体系日益健全

一是环资审判理念持续更新。将生态修复理念贯穿环资审判全流程,落实“谁破坏、谁修复”原则,着力解决环资案件“修复难”“执行难”问题。如瓯海法院探索判令污染者承担修复金,积极推动创建生态修复公益金账户,通过募集社会公益资金,弥补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二是环资审判队伍不断壮大。全市两级法院在均已实现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集中归口审理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环资专业化审判能力水平。温州中院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生态环境案件审理的工作规程(试行)》,构建“法律+专业”工作新格局,首批聘任10名技术调查官,涵盖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

三是环资审判职能源头延伸。依法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行为,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坚持保护优先、源头预防、属地化解,加快推进环资“共享法庭”和生态保护基地建设,全年共新设11个“共享法庭”、5个生态保护基地。如乐清法院一体建设雁荡山灵岩生态旅游法官服务站、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司法保护示范点、雁荡山生态司法修复基地,为雁荡山生态文旅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司法保护示范点

四是环资审判创新持续迸发。坚持因地制宜,积极调动各方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环资审判工作创新。如洞头法院联合洞头资规、生态环境等部门和鹿西乡政府在鹿西乡鸟岛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本地珍稀鸟类司法保护基地。

二、环资保护协同治理不断拓展

一是强化重点资源保护。加快对具有温州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文化历史资源司法保护的全覆盖。如平阳法院联合平阳文旅局、顺溪镇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顺溪古建筑群文物司法保护协作的实施细则》,推动加强顺溪古建筑群保护,提升周边生态人居环境;永嘉法院联合仙居法院、缙云法院发布《关于构建永仙缙三县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推动楠溪江流域跨市域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协作迈上新台阶,获人民法院报视频号宣传报道。

永仙缙三县联合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座谈会

二是构建多元治理格局。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多元治理格局,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如平阳法院与平阳检察院、公安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移交保管处置机制,共同构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争议纠纷化解诉源治理协同机制,打造执法、审判、检察一体推进生态治理新标杆。

三是增强跨域协同治理。围绕破解跨地域、跨流域环境资源治理难题,坚持主动作为、能动履职,持续强化跨省市县域协同治理,全年全市共召开5场跨域协作年度会议。如瑞安、文成、泰顺三地法检六院召开2023年飞云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年会,制定环飞云江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三年行动方案;洞头法院联合福建省霞浦法院,平阳、文成法院联合福建省福鼎法院,深化浙闽海湾生态司法协作机制。

飞云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席会议2023年年会在泰顺召开

三、数字赋能环资审判持续增效

一是推动环资非诉智审迭代升级。鹿城法院加入“法护生态”集成应用专班,延伸推进“凤凰行政智审”应用开发,并拓展至环保治理领域,搭建环保领域行政处罚流程重塑、智能审查、执法证据固定、数据决策分析预警四大功能场景,共同推进智能化建设,提升智能化司法服务水平。

“凤凰行政智审”应用界面

二是丰富共享法庭应用场景。瓯海法院特设亚运龙舟基地共享法庭服务站,利用共享法庭平台开展环境保护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拍摄“萌娃普法”“亚运普法专题”等系列短视频,为当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提供法律指导,获得杭州亚运会官方报道。

三是加快“法护生态”平台融合贯通。文成法院加速“法护生态”平台建设,依托浙政钉平台强化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调度,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信息数据库,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在线交流沟通,实现实时共享平台数据信息,及时互通相关案件线索,进一步推动环资案件办理标准统一。

四、环资审判业务成果亮点纷呈

一是以案释法的引导效果愈加显现。坚持发挥司法案件“裁判一案,引导一片”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环资审判的教育、引导效果。如温州中院发布环资审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其中1则案例入选省高院年度环资审判典型案例;乐清法院审理的一起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破坏耕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浙江省十大损害赔偿典型案例。2023年世界环境日,温州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法检两长同庭履职,代表委员等百余人现场旁听,5400余人通过各地共享法庭线上观摩庭审直播,10万人次通过温州中院视频号、抖音号观看庭审直播,引发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二是下沉基层的普法内容愈加丰富。坚持普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环资普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如瓯海法院联合瓯海检察院、泽雅派出所建立泽雅野生动植物司法保护基地,并联合瓯海博物馆通过分发拒绝野味宣传单、巡回模拟法庭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三是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温州法院在世界水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日期间,大力开展全民共同参与的多种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保护环境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永嘉法院联合永嘉文旅局、团县委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法治研学点”建设、延伸法治教育功能的实施意见》,依托动植物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研学”示范点,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永嘉法院在瓯窑小镇“法治研学点”为小学生普法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刘建农介绍了《关于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争议预防与化解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争议预防和实质性化解,打造预防、惩治和修复的工作闭环,完善执法、复议、审判工作的衔接,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美丽温州建设。

《意见》共十二条,涵盖强化依法行政、源头预防争议,坚持预防为主、创新保护机制,完善复议审判、促进争议高效解决,深化损害赔偿、推动公益诉讼,加大修复力度、确保生态恢复,强化技术支撑、推动数智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责任等七方面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强化依法行政,源头预防争议。规范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确保环保法规得到严格执行。严格规范文件审查,强化对行政处罚、许可等行政行为的监督,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从源头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创新保护机制。倡导保护优先原则,通过设立环境共享法庭、推行法官对口联系机制等创新做法,提升一线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实现早发现、早处理。探索生态环境预防性诉讼和诉前禁止令的运用,有效阻断污染扩散路径。

三是衔接复议审判,促进争议高效解决。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的高效衔接,通过优化流程,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复议途径,提升争议解决效率。通过加强监督指导,及时反馈和纠正执法中的问题,预防争议扩大。

四是深化损害赔偿,推动公益诉讼。深化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探索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费用承担,有效降低诉讼成本,规范社会组织依法行使诉权。

五是加大修复力度,确保生态恢复。深化行政执法与损害赔偿的有效衔接,确保赔偿义务人主动履行修复责任。加强资金管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确保生态修复科学有效,对于赔偿义务人难以确定或无力赔偿的情况,政府将先行垫资修复,确保环境得到及时恢复。

六是强化技术支撑,推动数字赋能。鼓励引导技术调查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预防和修复工作,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支持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等出庭提出意见,助力专门性问题事实认定。借助数字化系统,实现行政和司法数据联通、应用联动、业务协同。

七是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责任。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企业隐患预警提示、合规建议等方式,引导企业自律。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过去一年,温州法院始终秉持能动履职、绿色发展、系统保护、最严法治、协同治理的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理念,深入推进审判体系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司法行政良性互动,着力聚焦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全面开展生态保护法治宣传,环资审判工作取得了系列新进步、新成效。下一步,温州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守护绿色家园的初心使命,进一步打造环资专业审判硬队伍,构建环资多元共治新格局,培育环资法治保护新亮点,为守护诗画山水、绿水蓝湾的美丽温州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素材来源:环资庭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