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草如何“链”出大产业?武义县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围桌深议!

2024-06-05 03:00 

中药材是武义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1亿元,从业药农2.2万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如何扬长补短、破题解难,推动中药材产业更高质量、更快步伐、更可持续发展?近日,武义县政协围绕“小仙草‘链’出大产业”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县委书记帅朝晖与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谋良策。

“我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优势。”县政协委员、汇美中药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进军建议,大力发展以“武七味”为主的浙江道地药材,积极推动中药材初加工共享车间和销售渠道建设,做好“武七味”的品牌打造和宣传。

如何做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武义中青旅总经理徐英认为,应聚焦研学市场,不断丰富中医药旅游场景建设,搭好深度游、精品游消费平台。

“要重视科技赋能,开发下游链延伸的健康产品,切实提升中药材新质生产力。”县政协委员、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成松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加快推进健康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

当前,养生保健越来越火。县政协委员、汤颖志八大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颖志建议,打响武义药膳品牌,有效提升食养配餐专业性,加快推动药膳产品市场化。

围绕中医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县政协委员、中医院党委书记张志强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政府投入保障,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汉波呼吁,建立健全中药材全产业链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万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喜良建议,不断创新产品,拓展营销渠道,推动“中医生活化”和“生活中医化”,让中医药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协商现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

“此次协商用数据说话、用事例支撑,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客观准确分析问题,对推动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工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县委书记帅朝晖希望县政协进一步拓展“听”的渠道,最广泛地收集民意、汇聚民智;进一步提升“议”的质量,推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进一步把牢“实”的基调,形成从协商、建议到视察、监督环环相扣的履职闭环。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政协协商成果转化为武义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县政协主席李杨勇表示,将聚焦推进健康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切实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精英云集的优势和政协委员联系面广、渠道畅通、人脉丰富的作用,为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合力跑出小仙草“链”出大产业“加速度”。

作者:李强、施慧丹、董思婷

来源:联谊报

制作:董思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