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浙大官微作文素材请查收~

2024-06-04 02:01 

杨柳愈长 蝉鸣渐响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冲刺高考

小浙贴心准备了一份

浙大官微的精彩素材合集

助你在考场

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何把求是园的故事写进作文里

让启真湖的锦鲤

送你满分作文的好运!

适用主题

教育强国 时代责任

1

题解

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让智慧之泉不竭,使灵魂之火长燃;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时代责任的担当。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擘画宏伟蓝图,我们以如椽之笔绘制壮丽篇章;瞻望远大前景,我们以坚实之步迈向灿烂未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仅仅是一声集结的号角,也是一次扬帆起航的壮举。它标志着我们再次踏上了一段全新的征程,肩负着一份崭新的责任与使命。

2

案例

教者,不可不重德也。浙江大学制定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用实际行动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育者,不可失特色也。浙江大学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大力构建以求是创新精神为内核的特色文化生态,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

强国者,不可失创新也。浙江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打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地。

使命者,不可不矢志也。浙江大学坚持“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扎根中国大地,探索自主发展路径,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奋进者,不可不开放也。浙江大学高水平建设国际联合学院,正式启用“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新校园,让世界听到浙大声音。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浙大交出新答卷!

适用主题

科技创新 奋发有为

1

题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浙江大学从未停止科研报国的脚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双向奔赴,故纸堆外,别有一番新时代的风采;理工农医与国计民生同频共振,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更有无数民生的关怀。

因为求是,所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因为创新,所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2

案例

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设计出新型电解液,为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温度情况提供助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遍访海内外文博机构,往来不厌,奔波不倦,以数字化技术让大量古画重换新颜。

敢想能做,心系民生。浙大团队首创白血病加强疗法、助力抑制肿瘤复发新疗法,以问题为导向,冲破重重阻力,助力更健康的未来。

10分钟快速充放,浙大电池新方案登《自然》

国宝重光 赓续文脉——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感悟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

浙大团队首创白血病治疗“加强版”方案

或将造福肿瘤患者的新疗法,从冻干果蔬里找到灵感

适用主题

教育初心 铸魂育人

1

题解

教育者,非为既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在浙大校园中,有这样一群“大先生”,他们如明灯,照亮了求知者的道路,亦如春雨,滋养着渴求真理的心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三尺讲台上,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无私奉献和辛勤耕耘为新时代铸魂育人,树立了无数伟大的精神丰碑。

2

案例

精致的鲜花、手写的贺卡、动人的歌声,数学系高级讲师童雯雯因温柔亲切而被称为“童姥姥”,倾心以教的老师和充满感恩的学生在此刻实现了温暖的双向奔赴。

有梗有料、金句频出,“求是特聘学者”段治文重构授课模式、创新教材特色,循循善诱联结起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让“大思政课”深入人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投身中国盾构事业三十余年,不遗余力培养中国“盾构铁军”。国之所向、吾之所志,他用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用一生谱写师者榜样。

童姥姥和伤老师说:区区一个期末考……

司马光砸不锈钢的缸?“段王爷”灵魂拷问,怎么答?

祝贺!全国首次,浙大首位!

适用主题

青春梦想 奋斗底色

1

题解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热爱是梦想最强大的动力。浙江大学着力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

求是园的青春该是什么模样?星空之下,脚踏实地的浙大人已经用他们的选择与足迹给出了答案。无论前路多么漫长坎坷,他们始终朝着各自的目标不断前进,走出了同样灿烂的逐梦路。或许,青春之所以激动人心,正是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在这些热辣滚烫的故事背后,从不言弃的信念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2

案例

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倪楚君以一股韧劲在逐梦路上乘风破浪。她说:“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慧的人,我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

用羽毛球叩开科研的大门。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和十佳大学生双料得主袁泽清在竞技体育中不惧挑战挫折,即使长路漫漫也要全力以赴;在科研道路上立志探索人类认知的科学边界,用有温度的科技传递青年态度。

毅然选择参军入伍,自愿前往西藏服役。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十佳大学生”杨颖洁将青春化作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她说:“珍惜机会、勇敢追梦,只要你自己内心坚定不动摇,那就好了。”

95后女生→《自然》一作→享教授待遇

双料得主,你很飒!

浙大女兵:“去西藏当兵,就是去吃苦的!”

高考百日将近,TA们的故事依旧热辣滚烫!

适用主题

平凡感动 无私奉献

1

题解

时代浪潮下激荡不凡的青春固然令人向往,日常生活中微末平凡的温暖却也同样令人感动。

因为相信平凡铸就伟大,所以不吝点燃荧烛之光。一颗星挨着一颗星,夜空便因星河而璀璨;一颗心连着一颗心,世界便因大爱而温暖。不羡高山,不慕深海,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开始,总有一天,平凡亦可铸就不凡。

2

案例

浙江大学2022-202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吴易唯将2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山村学校,成为了小朋友们的“圆子姐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东白山龙门顶,浙大学子接力救人三小时,他们用极快的反应速度和专业的技能素养展开了一场生命的赛跑。山高生云,德深见义。医学的温度是仁心仁术,青春的温度是勇敢担当。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浙江大学派出近两千名志愿者全程保障赛事的各项服务工作,这些志愿者被亲切地称为“小青荷”。热情的话语、无私的奉献,他们向世界展示了最美的青年名片;灿烂的笑脸、忙碌的身影,世界见证了他们最美的青春绽放。

救人暖心橘、家乡温情橘……无论是一个橘子还是一筐橘子,都承载着人与人之间关怀与信任。在“快节奏”的当下,它们如同一个温柔而清晰的音符,跃入我们心间,余韵悠长,激起无限感动与温情。

国奖全部捐出!浙大圆子姐姐,谢谢你!

浙大学子接力救援,好样的!

谢谢你!浙大小青荷

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橘子!

一筐承载家乡味道的橘子,一封迟到7年的情书

这是最有爱的浙大!

数年积累聚沙成塔

相信各位考生

早已准备好了素材本

希望小浙的这份精彩合集

能为你的文章再添一笔亮色

最后

小浙想对你说

高考加油!

我在求是园等你!

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那道高考作文题?

你是否还记的当年你泼墨挥毫写就的文章?

你是否曾为高考拼搏的故事而感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的经历

或是送出你对考生们的祝福

资料整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郭航宇 丛祎丨周亦颖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郭航宇

责任编辑:周亦颖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