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熊猫馆举行开馆仪式。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马德里市长阿尔梅达、马德里动物园首席执行官帕斯卡尔·费拉奇、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尹志东等代表出席仪式。
出席活动嘉宾合影留念。(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实习记者付启明 摄)
活动当日,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为大熊猫主题雕塑揭幕。
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马德里市长阿尔梅达和马德里动物园首席执行官帕斯卡尔·费拉奇在大熊猫主题雕塑前合影。
马德里动物园首席执行官帕斯卡尔·费拉奇在致辞中表示,2月29日,曾在马德里动物园生活的一对大熊猫返回成都,这不仅是在科学研究和兽医领域取得的成就,也是一种极为深刻的情感联结。如今,马德里动物园迎来了新的一对大熊猫“金喜”(雄性)和“茱萸”(雌性),这对年轻的大熊猫将在此生活至2034年。感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过去17年中的紧密合作,帮助动物园积累了保护和繁育大熊猫的宝贵经验。
马德里动物园首席执行官帕斯卡尔·费拉奇致辞。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在致辞中表示,从第一对大熊猫“绍绍”和“强强”抵达西班牙以来,到今天“金喜”和“茱萸”的再次到来,中西两国之间的熊猫情已经延续40多年,成为中西友谊的重要象征。他代表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西班牙王室、各级政府以及马德里动物园对新一轮大熊猫合作项目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相信,这一对大熊猫将在马德里舒适安家、健康成长,继续为西班牙人民特别是孩子们带来欢乐。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致辞。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尹志东在致辞中表示,自 2007年中西双方开启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之旅以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马德里动物园紧紧围绕大熊猫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繁殖育幼等领域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常态交流,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四胎六仔,这也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在欧洲繁育成活最多的项目。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尹志东致辞。
马德里市长阿尔梅达在致辞表示,对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对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重视、马德里动物园将广场命名为“索菲亚王后广场”以及马德里动物园团队的努力和科研工作表示由衷感激。他指出,马德里市2023年新增了12万居民,而如今,还迎来了两位新市民——大熊猫“金喜”和“茱萸”,这一切的实现源于中西两国多年的友谊,为此,他代表马德里市对中国政府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表示感谢。
马德里市长阿尔梅达致辞。
马德里动物园大熊猫饲养员丽贝卡介绍称,这对熊猫的适应过程非常顺利,“金喜”重120公斤,“茱萸”重100公斤。两只熊猫特征明显,很好辨认,“金喜”脸上有一个黑色小斑点,“茱萸”背部的斑纹狭窄。
大熊猫“金喜”。
大熊猫“茱萸”。
当日,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还参观了由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的儿童手工艺讲习班。马德里孔子学院院长杨德(Andreas Janousch)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动物园组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看到熊猫都非常激动,这也是向西班牙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绝佳机会。
学生们代表马德里孔子学院向西班牙王太后索菲亚献上由中国艺术家魏殿林绘制的熊猫画作。
欧时西闻
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