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人民日报》| 浙江杭州推进诉源治理:组建办案团队,形成调解合力

    2024-04-17 09:22 

    202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浙江杭州推进诉源治理:组建办案团队,形成调解合力》,展示杭州法院践行“三庭一院”能动司法新模式,大力推进市场化解纷,以能动履职深化诉源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风貌。

    全文转载如下:

    本报杭州4月15日电(记者顾春)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某建设集团因工程款纠纷将某置业公司告上法庭,西湖区人民法院上泗人民法庭收到诉状后,迅速协调市场化调解力量介入。不到3个月,双方达成和解。

    为推进诉源治理,杭州试点推行市场化解纷机制。为使其效力得到最大化发挥,杭州组建“1名法官+1名书记员+1至2名调解员”办案团队,形成调解合力。专职调解员在接到当事人市场化调解需求后,需要按照调解工作流程图,定期向团队里的结对法官汇报调解进度,并将梳理的事实、矛盾征集点、当事人意见记录在调解日志里,便于法官对案件情况作出评估,法官也会对调解员进行动态法律指导。“专职调解员入驻法庭,和我们楼上楼下办公,沟通非常方便。”上泗法庭法官吴正伟介绍,市场化调解组织入驻后,帮助化解了四成案件量,大大减轻了办案负担。

    此外,杭州还积极探索“类型化”解纷,打造“特色调解室”,分类开展房产、侵权、合同、工程等专业调解,并将专业知识过硬的专职调解员下沉到街道共享法庭,推动市场化解纷纳入基层治理。

    阅读多一点

    2021年9月,经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同意,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工作。杭州聚焦市场主体多、商业纠纷量大面广、涉企案件占法院民商事案件六成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改革破难,逐渐形成了律师、民非调解组织共同参与的调解格局。其中,西湖法院积极探索,以精细化协作、类型化处理、下沉式治理,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解纷新路”。

    打开类型化解纷新局面

    上泗地区集聚了大量建筑类企业,建设工程类、物业类矛盾纠纷多发。这类纠纷往往专业性强、牵涉面广、矛盾复杂。

    为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西湖法院上泗法庭大力推进市场化解纷,总结出一套“类型化”工作方法,构建起“市场化解纷前置—专家咨询中端介入—法官后端精审—节点化闭环管控”的递进式处理模式,提升调解成功率。

    2023年10月,专职调解员张群松接到一起建工类案件,发包方与施工方围绕一栋大厦空调施工工程内的多个项目单价与工程量争论不休。张群松按照上泗法庭制定的“建工类案件裁判思维导图”梳理发现,双方争议焦点在“工程造价结算”。迅速锁定矛盾点后,根据表格指示,张群松要求双方提供施工签证文件。

    施工方拿出了10张工程签证单,其中6张有争议,对应工程造价160万左右。张群松通过进一步梳理,还剩4张内容无法确定,报告上泗法庭后,省建筑业协会专家迅速介入。双方当事人听取了专家意见后,最终在调解员组织下达成了和解方案。

    “思维导图帮我明晰了思路,加上专家帮助,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张群松说,目前他已接手40多件建工类案件,调处成功率近一半以上。

    目前上泗法庭已按纠纷类型打造多个“特色调解室”,借助订单化培养等方式,培养专业领域调解人员,分类开展房产、侵权、合同、工程等专业调解。2023年以来,上泗法庭指导市场化解纷组织调解建工类案件282件,调解成功209件,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和鉴定费256余万元。

    绘就解纷下沉“新枫景”

    建设工程类、物业类纠纷的高效、实质化解,彰显出西湖法院运用市场化解纷化解类型化纠纷的成效。市场化解纷是颗“金刚钻”,如何最大化发挥它的效力?

    2023年,西湖区召开诉源治理暨市场化解纷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动市场化解纷纳入基层治理,形成全区共治合力,目前以共享法庭为依托,在全区设立18个市场化解纷点位,促进“市场纠纷市场解”,强化司法领域增值服务。

    转塘街道共享法庭有一位从法律助理转行从事专职调解员工作的调解员孙晨冉,专门负责民商事类、住建类等复杂案件的调解。一天下午,某楼盘44户业主和楼盘开发商代表一起来到共享法庭,要求就延期交房、延期办证后的违约金支付问题进行调解。孙晨冉先是积极纾解当事人情绪,同时迅速梳理了双方矛盾点,通过联系街道平安办部门,多部门共同协调,然后通过共享法庭内数字化“一屏一线”方式对接法官吴正伟。在法官的指导下,她从合同条款、违约金赔偿的法律规定等多方面下手,历时一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此次调解。当场,32户小区业主与开发商达成了和解协议。在此次调解过程中,孙晨冉还积极运用数字化解纷智能辅助工具,通过电子司法文书模板,一键生成调解协议,现场得到司法确认,使得调解具有法律效力。

    “这44户业主只是代表,涉案楼盘的延期交付牵涉到几百户居民的利益问题。后期,我们也将以此次调解协议为模板,推动更多的业主与开发商达成和解。”联系法官吴正伟表示。

    诉源治理“更入佳境”

    “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创新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市场化解纷已成为诉源治理的“杭州经验”。试点以来,解纷平均用时从之前的38天缩短到了22天;截至2023年底,共计为市场主体节省了1.8亿元纠纷解决成本,为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低成本的解纷路径。

    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杭州法院将持续推进市场化解纷机制提质扩面,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路上贡献杭州智慧与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西湖法院上泗法庭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