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315律师创作者特别策划 | 有了运费险还要付运费?网购中的法律问题知多少

    2024-03-15 04:02 浙江丽水

    一、真实案例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消费者也时常遇到一些困惑。近日,一位网友在网购时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付款界面,他注意到商品包含了运费险,这让他觉得退货时应该不会有额外的费用。然而,当他实际退货时,快递员却告诉他因为超出了一定的体积,所以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让他不禁产生了疑问:运费险究竟保障了什么?为什么退货时还要额外支付费用?


    二、关于运费险

    运费险,作为一种常见的保险服务,旨在为消费者在退货或换货过程中因运费产生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运费都能得到赔偿。在实际操作中,运费险往往有一些限制和条件。

    首先,运费险通常只覆盖因商品本身问题或卖家责任导致的退货。如果是因为消费者个人原因或商品损坏等非卖家责任导致的退货,运费险可能无法赔偿。

    其次,运费险的赔偿金额也有限制。一般来说,运费险的赔偿金额是根据快递公司规定的首重费用(指最低的计费重量范围内的费用,即当包裹的重量在首重范围内时,无论实际重量是多少,都按照首重价格计费)来计算的,超出部分往往需要消费者自行承担。而“首重”里的重量可能是商品的实际重量,也可能是体积重量。


    三、运费计算规则

    在网购过程中,运费的计算规则也是消费者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根据《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运费的计算是基于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中的较大值。这意味着,如果商品的体积较大,即使实际重量不重,运费也可能会相对较高。

    体积重量计算公式为:体积重量 = 长cm × 宽cm × 高cm / 6000(该数值为参考数值,具体数值因快递公司而异)。消费者在退货前,可以先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商品的体积重量,以便更准确地估算运费。

    前述案例中这位网友的困惑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人在网购时都可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货物的体积较大时,快递公司可能会根据体积重量来计费,而不仅仅是按照实际重量。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一些商家或消费者通过虚报重量来降低运费,从而保障整个快递行业的公平竞争。

    那么,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呢?首先,建议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仔细阅读商品详情和运费说明,了解商品的计费方式和是否有额外的费用。其次,如果有疑问,可以联系卖家或快递公司进行咨询。最后,对于体积较大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前应该了解清楚其体积重量,以便在退货时能够准确计算运费。


    四、除了运费险,正在网购的你可能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正在网购的你,除了上述运费险的问题,可能还需要留意以下方面的事宜:

    1. 信息泄露风险:许多网购平台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泄露,甚至被用于诈骗等非法活动。甚至可能会有商家在消费者不满意商品而打差评后,通过这些个人信息进行电话骚扰,此时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向相关平台投诉,个人人身安全受到侵犯的,消费者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2. 合同缺陷风险: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形成的是一种电子合同关系。一般情况,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不会仔细阅读合同文本,但如果电子合同的内容不明确、不完整或者存在歧义,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在维权时面临困难。

    3. 产品质量风险:由于网购无法直接接触到商品,消费者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等描述来判断商品的质量。如果商品的实际质量与描述不符,或者存在质量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且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4. 网络安全风险:在进行网购时,消费者需要使用网络支付工具进行付款。如果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账户被盗用、资金被窃取等风险。一旦发生该问题,请消费者第一时间向公安报警处理。

    5.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制度: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1)消费者定作的;(2)鲜活易腐的;(3)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4)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6.保留网购凭证:网购凭证通常包括订单号、交易时间、商品信息、交易金额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在消费者与商家发生争议时,能够作为有力的证明,帮助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商品质量问题、未收到货、退换货纠纷等情况下,购物凭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依据。除了购物凭证外,消费者还应保存好与商家的聊天记录。聊天记录中往往包含了消费者与商家的沟通细节、产品介绍、服务承诺等重要信息。这些聊天记录可以作为消费者与商家沟通的证据,帮助消费者证明自己的权益。

    7.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服务瑕疵举证责任由经营方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消费者如遇上述情况,可以在六个月内去投诉或者起诉,举证责任是由经营者承担的。


    五、结语

    网购虽然便捷,但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警惕和细心。通过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知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希望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能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舒心的购物体验。

     

    文:丁一芯、沈俊池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