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王冠主持战略对环节。外交部原副部长、原驻美大使、原驻日大使、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崔天凯,前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瑞士商会会长马丁•穆勒,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陈文玲,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就“全球发展的新挑战与未来解决之道”进行对交流。以下是陈文玲的对实录。
主持人 王冠:非常感谢马丁·穆勒先生。穆勒先生每次都非常精准,每次采访他,他都会精确地准备一些稿子,一字不差地读出来。下面介绍一下陈文玲女士,她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中国提出了很多倡议,而且中国在践行自己提出的倡议。我们想到了全球发展倡议,我们也讲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今年9月7日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整整10周年,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阿斯塔纳提出来“一带一路”倡议”,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为代表的这些中国方案,对解决全球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陈文玲:谢谢主持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乱局,现在再加上百年未有之大危局、百年未有之大迷局,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觉得中国提出的倡议是破解这些乱局、变局、危局、迷局的一个大棋局。
之所以说它是大棋局,它不是从中国一己利益出发,而是从人类发展的命运、世界发展的命运出发。提出这些重大倡议,中国在其中,但是中国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全球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是受益者。共建“一带一路”1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来了8项行动倡议,提出要打造共建“一带一路”未来的黄金10年。在这次在旧金山的会议上,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又提出来,面向未来要打造黄金30年。眼光是穿透历史的,是面向未来的,是充满信心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都是为了打造黄金30年,都是为了打造未来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于全球参与者的黄金10年。这些倡议是中国的主张,是中国的理念,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方案,也是中国向人类提供的重要思想品。这种思想品就是全球新型的公共产品,全球的新型公共产品,其实质不是要你到哪个国家参战,不是支持哪个国家发动的战争胜利,不是拉大世界的贫富差距,不是制造更大的生态危机,不是使世界经济失衡或者经济陷入衰退,而是要在世界诸多的问题中走出来,好起来。面向未来创造黄金10年,黄金30年,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发展路径以及未来的目标与憧憬。
主持人 王冠:感谢马丁·雅克非常开诚布公的分享。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可能很多人的问题是怎么构建?构建什么样的未来?陈文玲女士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文玲:我认为,世界的未来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如何进行选择,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世界的未来。当前从全世界来看,必须要跨越几个陷阱,有的陷阱是原来设的,有的陷阱是新设的陷阱。
第一,“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关键是中美如何选择。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旧金山会晤,达成多领域多方面重要成果, 两国元首在关键历史当口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去年习近平主席与拜登在巴厘岛会晤也达成了共识,落实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推动“重回巴厘岛,迈向旧金山”,希望今后不要再出现“重回旧金山,迈向XXX。”我不知道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是“重回旧金山”,然后再迈向哪儿?刚才崔大使讲得重要,就是不仅看形成了多少共识,发表了多少声明,关键看美方怎么做,怎么做才是面向未来的正确选择。
第二,“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全球经济排在第一位的是发展,发展是最大的公约数。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全球一百零几个国家曾经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只有13个国家二战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余都没有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国提出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之所以取得了进展,得到了四分之三国家的赞成和参与,就是抓住了发展这个最大的公约数,寻求共同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三,“战争陷阱”。怎么不把全球拖入新的战争陷阱?这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极大挑战?原来发生的战争如何尽快地通过和平谈判的政治方式解决?如何避免新的战火不要再燃起,特别是不要发生令人恐怖、令全球毁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核大战?是挑动战争还是促进和平,这是检验一个国家道德道义的重要方面。
第四,“小院高墙陷阱”。之所以把“小院高墙”称作陷阱?为了遏制打压别人,你把院子越修越小,墙越筑越高。用中国一句成语来说,慢慢你就变成井底之蛙了。因为你在里面的眼界、空间有限、动能有限,外面的人进不去,你要不要出来?这个“小院高墙”是围住了自己还是围住了别人?现在看起来“脱钩断链”,实际上受到损失的不仅是对方,受到损失最大的可能是自己。现在实践证明了,墙内墙外都受损,长期以往,墙内的损失更大。
第五,“意识形态陷阱”。一些国家制造这种议题,按照意识形态划分国家阵营,人为制造阵营对立。我认为,所谓意识形态也是一种陷阱,比如说人类有没有普适价值?人类有没有共同价值?人类的共同价值是跨越意识形态的,有国家制造“基于意识形态的价值链,”但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价值链和国家联盟立得住吗?一些人嘴里原来说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现在还存在吗?这些国家还民主吗?还自由吗?还平等吗?还博爱吗?到底你是爱谁?是爱自己还是爱别人?有的国家把一个国家的利益凌驾在其他国家利益之上,凌驾在全球利益之上,这叫什么爱?我说这只是爱自己。
人类怎么能创造更好的共同未来?整个世界需要理性的回归,需要更大的智慧。当然,世界还有很多“陷阱”,但所有陷阱归纳起来,大部分是人设的陷阱,这些陷阱是对人类历史、人类智慧的一种嘲讽。只要我们能走出种种陷阱,走出思维的迷思,能够在决定历史的重要关头猛醒,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更为合理、公平、正义、可持续的世界秩序,是可以战胜各种挑战,跨越形形色色的陷阱。
文章来源:长安街读书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HUBRRI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在光明日报社和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领域全国最新专项排名中,媒体影响力名列全国第一,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五。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一起,于2019年底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并于2022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为A等级智库。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并成为海南大学及海南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荣登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的高校智库。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还作为中国华南地区唯一高校代表,入选“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包括欧盟-亚洲中心、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以及中国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等56家中外机构。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