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家风建设写入《民法典》,长期精神赡养父母可多分遗产

    2023-12-02 16:46 浙江杭州

    有人戏言,如今养孩子就像放卫星,花费大量心血确保每个细节和数据的正确,时刻警醒不让卫星有任何偏离轨道的可能,最后一朝发射成功,孩子考上大学,就像卫星消失在茫茫的外太空,只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回来一些微弱的信号:“给点钱,给点钱……”把生活费发过去,叮嘱孩子吃好穿暖,“卫星”又发回来微弱的信号:“别叨叨,别叨叨……”

    国是放大版的家,家是缩小版的国。家风,事关家国,事关千秋万代。从《颜氏家训》的修身齐家治学,到《曾国藩家书》的家俭、人勤、父慈、子孝,再到《钱氏家训》的利天下、利万世、忠厚传家,从古至今,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家风建设,俨然已成为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因子。

    图据新华社

    (一)家风入“典”,远去的风筝手中的线

    家风,仅仅是一种道德吗?家风是书写在纸上的法律,更是刻在你我心中的良知。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与该法律交相呼应,传承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家风,可谓是苍劲老树再吐新芽,不可谓不深情。

    如果说儿女的成长是越飞越高的风筝,那么对于敬老爱老家风的倡导就是父母手中握着的风筝线,牵引着千丝万缕的亲情。

    有人说,家庭应当是最不希望等价交换、最充满人类亲情的地方,需要体现保障与福利属性,体现保护弱智和利他的价值取向。《民法典》的上述条文只是属于倡导性的规定,但依旧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代价。

    (二)强制执行!判决保护“常回家看看”

    孝顺父母,父母有时期盼的不过是常回来看看。

    “我现在,也就是在家里等死了。”时常会听到高龄的老人这样说。

    长期与孤独为伴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或许等的不是死,而是儿女常回来看看。

    对于77岁高龄的储老太来说,孩子回家的路很近,但又好像很远。日复一日的等待和孤独消磨了储老太的耐心,最终,储老太一纸诉状将女儿马某与女婿朱某告上法庭,在庭审上要求女儿女婿定期看望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储老太和已经去世的老伴原本有两套房屋,为了日后养老送终,老两口将其中一套房屋变卖,将房款交给女儿,约定以后的养老送终均由女儿负担。随后,夫妻二人就按照约定,搬去与女儿同住。刚开始,大家其乐融融,互相照顾。但自从储老太的老伴去世以后,储老太与女儿一家的矛盾逐渐爆发,储老太一气之下搬去与儿子同住,女儿也不再去探望储某。一年以后,储老太将女儿和女婿起诉到法院,要求女儿和女婿定期看望自己。法院支持了储老太的诉请,判决女儿马某至少要保证两个月一次的看望,每年重大传统节日,女儿需保证至少两次的看望,除夕至元宵节期间,女儿需保证至少一次的看望。如果女儿不履行判决书上所列义务,储老太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赡养义务,除了经济上供养的义务,还包括生活上照料与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相互照应,《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的“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等原则,将成为家庭成员是否履行赡养义务的判断标准。

    比如,除考察子女是否对老人尽到物质赡养义务之外,还需要考察子女对老人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照顾,考察是否让老人处在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中,考察老人是否感受到精神幸福与家庭幸福。

    我陪你渐渐长大,你陪我慢慢变老。

    愿儿女们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三)常年陪伴,同住子女利益如何保护?

    权利和义务总是相伴相生,对于那些几十年如一日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子女,他们的权利如何保护?

    《民法典》明确了同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应当平等分配的原则,然而,对于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法律也会进行相应的倾斜。

    王大爷夫妇婚后共生育四名子女,孩子们长大后纷纷成家立业,几十年来只有最小的儿子小王一直与王大爷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前,王大爷夫妇因为长期操劳患上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看着孱弱的父母,小王不离不弃,寻医问药,精心照料陪伴父母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几年。王大爷夫妇去世后,并未留下遗嘱,四名子女便因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屋分割产生争议,诉至法院。其他三名子女要求按法定继承该套房屋,每人享有四分之一的产权份额。小王主张其一直与二位老人共同生活,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当多分。

    从结果来看,法院在遗产分配比例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倾斜,根据小王对两位老人长达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赡养、不离不弃的事实情况,结合公平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确认诉争房屋由小王继承70%,其他三名子女各继承10%。

    法院做出这样的判决,正是基于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第三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是对精神赡养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反之,如果对老人有赡养能力却不尽到包括精神赡养在内的赡养义务,在后续的遗产分配中,对其应当不分或少分。

    事实上,王大爷夫妇退休后一直有着稳定的收入,客观上来说并不需要子女进行经济上的供养。小王给予二位老人的,更多的还是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这也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缩影,在这个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有力的呼唤了尊重亲情、倡导孝道的社会氛围。


    家风建设不再仅仅是道德倡议,更是国法大典中彰显的法律约束。但这又不仅仅是法律约束,因为最高的法律不是纸面的法律,而是你我心中的良知。夫妻同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树立优良家风,利家,利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