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情的走向扑朔迷离时,人们常常将其贴上“罗生门”的标签。
“罗生门”一词,衍生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同名小说,意即:当事人各执一词,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掩饰自己的过失,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举证或说谎,最终导致真相含混不清,难以水落石出。
图源:europe1.fr
2017年在巴黎发生的一桩案子,便上演了一出“罗生门”。
枪声响起,真假难辨
2017年3月26日晚,在巴黎19区一个安静的居民楼内,枪声响起,在法生活了二十多年的56岁华人刘少尧(Shaoyao Liu)在自家公寓门口,被法国警方杀害。
刘少尧的遗孀
图源:liberation.com
这起案件在法国司法史上并无先例,“在法华人的安全问题和社会地位”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而刘少尧的死因,至今仍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警方辩称开枪是自卫行为,受害者家属则谴责警方在处理冲突中存在失误。
按照巴黎警方的说辞,当晚有居民报警,称“有邻居持‘刀’在走廊上游荡”,三位反犯罪大队(BAC)的警察随即前往现场,其中一人配备了冲锋枪。警方赶到时见到了报警男子,他自称是一名退休警察,并表示刘少尧患有精神疾病。
图源:francetv.info
警方在这名男子的指引下,来到了刘少尧的公寓,当时公寓内共有5人,分别是刘少尧和他的四个孩子。
根据三位警察的陈述,他们到达时听到门后有响声,
“
“我们敲门,多次表明的‘警察,开门’,之后我们听见了尖叫声、恐怖的哭喊声。再敲门,还是没有人回答。[......]我们并不知道公寓里发生了什么,他们说的都是汉语。”
随后,警方破门而入。在昏暗的走廊里,刘少尧与警方对峙,其中一名警察Damien V.腋窝处受了轻伤。几秒钟后,Damien V.开了一枪,击中了刘少尧的心脏,而他在旁的孩子们,目睹了这一切。
随后,警方让其家人进入另一间房间等待,救护人员开始抢救刘少尧。晚上10点,刘少尧的妻子和孩子们被告知,刘少尧已去世。
然而关于事件的经过,家属的说法有所不同。
刘少尧17岁的女儿当时也在家中,她透过猫眼看,并不知道当时在门外的是警察,她回忆道:
“
“我爸当时在厨房做饭,我先是听到有人在敲门,看到有人拿着枪[......]。他们穿着便装,我没有看到任何警察臂章。我不知道他们是警察,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另一个21岁的女儿在听证会上称,从门被撞开到父亲被击倒,整个过程不到两秒。他的父亲根本来不及与警察发生冲突,在场的孩子们也都否认了父亲用剪刀袭击了警察,因为那是他用来刮鱼鳞的一把剪刀。
图源:bfm.tv
真假难辨时,在场邻居的说法就成了关键的证人证词。然而事实却是,刘少尧在邻居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
据同楼一名华裔女子的说法,当晚她“听到了门外有敲门声,还有楼梯间的噪声,以为是有人在吵架。”她还没来得及打开门,就先听到了枪声,“我看到两名穿便装的人站在刘少尧家门口。”
她说刘少尧“平时爱喝酒,但对人不错,从来没有伤害过其他人。”
但另一位邻居回忆道,刘少尧有好几次走错楼层,有过精神问题,让整栋楼的居民都很担心。报警男子的夫人也是其邻居,但并未提供太多线索,只是表示“他是一个危险的人。”
图源:francetv.info
刘少尧家属的律师Calvin Job说道,“这家人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家庭冲突,我们更偏向认为刘少尧的死亡是因为巴黎警方的过失。”
现场一众警察要制服一人,是否除了击毙“别无选择”?当晚的案件如一团迷雾,拨不开,也看不清......
创伤之后,同胞集会
刘少尧去世后,当地华人华侨多次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伸张正义,他们举起“真相、公正、尊严”的横幅,并将大剪刀作为道具,因为它被警方指作袭击警察的工具。
图源:观察者网
就在案发的第二天,3月27日,近200名在法华人在巴黎19区的警局前进行集会以悼念死者,并要求警方彻查案件。
图源:thepaper.cn
悲剧发生一周后,4月2日,数千人聚集在巴黎,要求讨回“正义”和“真相”。他们在广场中央的雕像脚下默哀一分钟,雕像上悬挂着“警察凶手,我们要讨回公道”的横幅。
图源:liberation.com
法国华侨华人会(L'association Chinois résidant en France)中的一员Sacha Lin Jung解释道,“我们希望以此给予死者家属支持,目的是找到真相,反对警察暴力。”在人群中,21岁的Chen Hui说,他来此集会是“防止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刘少尧去世后,当地华人华侨多次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
图源:sud-ouest.com
自2017年至今,事情已过去六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少尧的家人不停追求一个公正的结果,但仍遇重重阻碍。
2017年4月5日,在案发的一个星期后,刘少尧的死因调查进入司法程序;同年7月,此案进行第一次审判时,涉案警察被裁定不予上诉。
2019年7月11日,巴黎高等法院上诉法庭作出判决,刘少尧家属控告的“警察滥用武力,开枪导致刘少尧当场死亡”的理由不足,控告被驳回。
2020年11月,上诉法院认为警察开枪属于正当防卫,再次裁定不予上诉。
此后,刘少尧家属仍未停止追求正义,而是向法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2022年2月16日,法国最高法院终审决定,不受理刘少尧家属的上诉。与此同时,受害者家属及律师方将法国国家告上了民事法庭。
迟到的正义
2023年11月24日,法国华人在巴黎家中遭警察击杀一案终于有了新进展。巴黎司法法院下达民事判决书,判定政府有“重大过失”,需要向刘少尧亲属支付138000欧元。
判决书指出,以下两点可证明警察在处理冲突时是存在失误的。
1
第一,反犯罪大队(BAC)的警察“只可能被要求干预日常冲突或一般危险的犯罪”。他们本应随身携带非致命性武器,如“弹簧警棍、催泪弹或电脉冲手枪”等。
但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当晚配备的是冲锋枪,应对的是一名可能仅仅携带一把刀的男子。
2
第二,司法还谴责警察对孩子们的照顾不善。
他们目睹了父亲的死亡,在没有医疗护理的情况下在公寓的一个房间里呆了大约两个小时,这表明“公共司法部门无力履行其使命”。
刘少尧家人的律师Pierre Lumbroso说:“在警察渎职案件被驳回后,这是司法史上第一次,民事法庭判定公务人员犯有严重过失罪。”他希望这一判决能开创先例。
只不过截至目前,当晚开枪的警察尚未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6年时间过去,看似一切已“尘埃落定”,但给家属获赔的这笔钱,又真的能让“往事随风”吗?
文字:Amélie
审编:Léa
参考资料:
https://www.liberation.fr/france/2018/03/25/shaoyao-liu-un-an-apres-deux-versions-pour-une-interpellation-mortelle_1638774/
https://www.liberation.fr/societe/police-justice/mort-de-shaoyao-liu-tue-par-la-police-letat-francais-condamne-pour-faute-lourde-20231124_B2O3EAHASZAJHJSP6KDDLBDFA4/
https://www.bfmtv.com/paris/shaoyao-liu-tue-par-la-police-en-2017-l-etat-condamne-pour-faute-lourde_AD-202311240960.html
https://www.europe1.fr/faits-divers/mort-de-shaoyao-liu-tue-a-paris-en-2017-non-lieu-definitif-pour-le-policier-tireur-4094311
本文为想法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转载须知。
……………………………………………
欧时道德经
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