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今天为大家带来小小讲解员体验活动的学员讲稿。小学员在暑假7天的学习中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观察标本,确定自己的讲解主题,自主编撰讲稿,为不同年龄的观众进行多次公益讲解,积累了丰富的讲解经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TA的讲解内容吧!
✦ ✦ ✦ ✦ ✦ ✦ ✦ ✦
蜥脚型类恐龙化石
萧山区金山小学 杨嘉淇
大家好,我是浙江自然博物院小小讲解员杨嘉淇,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解蜥脚型类恐龙化石。
首先,大家看这只较小一点的恐龙。它的名字是禄丰龙,因标本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禄丰县而得名。它也是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并研究命名的第一种恐龙,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龙”。
1938年,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先生在禄丰盆地发掘出了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从此禄丰成为闻名世界的“恐龙之乡”、“化石之仓”。
1958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禄丰龙纪念邮票》是世界上第一枚恐龙邮票。
禄丰龙在三叠纪晚期出现,是后期巨型植食恐龙的祖先种类。作为植食恐龙的早期成员,禄丰龙的身长只有5米,站立时高2米多,并不算是大个头。
它的头很小,呈长方形,四边圆滑。牙齿小,不尖锐,单一式,牙冠微微扁平,前后缘皆具边缘锯齿。脚上有趾,趾端有粗大的爪。前肢短小,有5指。禄丰龙的特点是脖子长,身后拖着一条粗壮的大尾巴,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站立时,禄丰龙用尾巴支撑身体,好像随身带着凳子一样。
大家再看这边,这只较大的恐龙是毛氏峨眉龙。
峨眉龙生活于距今约1.6亿多年前的中侏罗世,它们的属名是因其发现地位于峨眉山地区,第一批峨眉龙的化石是在1939年由杨钟健等人在峨嵋山附近的荣县发现。
峨眉龙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拥有着乎寻常的长脖子和长尾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颈部长可达尾巴的1.5倍,峨眉龙体长普遍都在12米以上,最长的可以达到20米。
到目前为止峨眉龙总共发现了6个种,不过它们普遍都具有一个典型特征,那就是脖子很长,其次就是峨眉龙的脑袋呈现楔形,并且鼻孔虽然隆起且非常硕大,但主要是生长于鼻部前端,而不是像其他蜥脚类一样长到了头顶。
峨眉龙的牙齿非常硕大且边缘带有锯齿,因此它非常适合啃食有韧性的坚硬植物,比如蕨类植物和树叶等,在侏罗纪时代的中国,峨眉龙算是该地区最常见的恐龙之一,它们虽然庞大,但是喜欢群居,并且经常会将巢穴安置在内陆湖周围,它的前肢较短,只有一根拇指上有爪,方便抓握植物。
可惜在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大部分恐龙都在白垩纪末期灭绝了,我们再也不能看见活的恐龙了,只能通过化石来研究它们。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字/杨嘉淇
初审/赵铭安、潘晶
科学审核/郑文杰
终审/钱周兴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络
浙江自然博物院
浙江自然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