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美乡村 | 安吉余村: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2023-10-02 03:00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

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同心苑”策划推出

“千万工程”美乡村

邀请政协委员当导游

带你一起领略

浙江大美乡村

今天,跟随

安吉县政协委员

谭诗颖

走进余村

一起感受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

♬..♩~ ♫. ♪..

【导览委员】

谭诗颖,安吉县政协委员、“余村故事”宣讲团成员。

远眺是竹海与青山,近观有田野与农舍。蓊郁苍翠的余村,村庄宜业宜居宜游,村民富裕富足富有。村中心道路上,时不时穿梭着杭州、上海、江苏等地牌照的旅游大巴。村口石碑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赫然醒目,迎来送往着一波又一波游客。

临近的大草坪上,年轻人在举办音乐、飞盘等社团活动,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如今,绿水青山成了余村人的幸福靠山!”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小村庄因何发生美丽蜕变?

20年前,余村人靠炸山开石矿、办水泥厂为生。环境遭到破坏、安全事故多发,余村人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考察,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小村庄指明了发展方向。

此后,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余村复垦复绿、封山治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造优化人居环境。成立“余村联盟”民宿平台和“两山”旅游公司,建起矿山遗址公园、碳汇馆等新兴业态,开辟光影露营矿坑、后巷创意街区等空间营造项目,生态变成“摇钱树”,风景成为“聚宝盆”。

自2021年起,随着“千万工程”进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新阶段,余村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4.86平方公里到245平方公里,从原住村民1087人到带动约5万人共同发展,如今的余村,正在变“大”。

今年,安吉以余村为核心,推动南部片区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3个乡镇24个村组团发展,以50倍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管理、互通共融,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大余村,带动周边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在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蓝图下,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余村变得更现代、更年轻了!

“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应运而生,整合大余村范围内的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2万余平方米厂房等资源,广发英雄帖,诚邀全球英才来乡村创业筑梦。“英雄帖”一出,应者如云,数百名“揭榜者”带着项目向余村抛出“橄榄枝”。

“90”后青创客张航带着团队“扎”到余村设立工作室,主攻乡村短视频创作。他说,“背靠青山、面朝田野,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心情更愉悦了。”

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陈喆团队,创办“美在余村”国漫茶咖零售空间,打造新的文化打卡地。“我们希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陈喆说。

对接、路演、落地……如今,一批国内外的青年人才在此集聚,为乡村带来更多生机和活力。目前已有42个项目入驻,吸引国内1500多名青年才俊来余村创业,涉及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余村探索的脚步没有止步。为服务更多年轻人,今年年初,天荒坪镇聚焦乡村能级提升,启动首期5平方公里的乡村青年人才社区建设,从政策支持、实际运营、配套服务等方面满足青年在余村的创业就业需求。

2000余平方米独立“百人楼”办公空间、2万平方米青创活动空间、配套各类社群中心……余村共创空间拔地而起,招引青年创业团队,常态化开展青年交流、乡村音乐、艺术创作、社群团建等活动。

前不久,余村还发起“大自然工位”计划,整合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以及咖啡馆、民宿等各类空间,把工位搬进绿水青山,打造乡村旅居式创业办公新模式。大家靠着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在余村联通世界,讲述余村新故事。

绿水青山迎来新“村民”,共同富裕也写下新注脚。2022年,余村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4万元。2023年初,余村年终股金分红大会向村民发放206万元,人均领取分红近2000元。

绿水青山从金山银山到幸福靠山,余村为“千万工程”打了个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借鉴,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乡村的美好未来。

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

邀您共览

作者:朱敏敏、袁媛

来源:联谊报

制作:朱敏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