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唯一!南浔这个案例入选全国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2023-09-01 10:06 

8月30日,全国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入围情况公布,南浔区委政法委、南浔区社会治理中心报送的《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一站互联”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成功入选,也是全市唯一入选的案例。

颁奖现场

下面请跟小编一起来了解这个案例的详细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这是新时代赋予基层的时代使命。南浔区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模式。

于2021年年初,在镇街以下,村社以上,启动了39个片区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建设。联动工作站以“矛调微中心”“公安+执法”联勤站、全科网格管理站“三站合一”,统筹条线、网格和社会三方力量,打造浔城百姓家门口“一站互联”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载体。

片区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建立后,南浔区积极创新设计,落实创新计划,全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聚焦强基导向,在力量管理上创新。片区入驻人员建立联合党支部,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片区上”。根据片区实际需求,进驻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11个职能部门,形成“11+X”工作模式。设置全科网格管理站、“矛调微中心(调解驿站)”和“公安+执法”联勤站三个基本功能版块,实现“多元共治”。

聚焦协同联动,在实用管用上创新。建立矛盾联调机制,围绕“真正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目标,形成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处置的高效处置体系,有效化解处置片区的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涉稳事件,防范各类问题隐患的传导升级。

聚焦数字赋能,在整体智治上创新。依托联动工作站“共享法庭”,精准对接解纷需求,助推片区内基层治理工作;依托“浔安码”,建立问题实时爆料、矛盾及时化解、政策随时咨询的“零距离”服务机制,实现社会共治局面。

聚焦互学互比,在实战实效上创新。加强部门联勤的业务指导和力量配强,提升片区调解实战水平。健全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引导形成全社会合力监管、合力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形成“一站互联”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大力推进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推进提档升级,将大量的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发现和化解在基层,顺利实现平安南浔“十八连冠”,夺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

联动运行、有机融合,社会治理成效初步显现。截至2023年6月底,片区联动工作站已接待来访群众1.6万余人次,检查场所13万余家次,联合执法2393次,解决片区内群众反映事件7517起,化解矛盾纠纷6281起。该做法得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旭昶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相关信息也多次被省市简报录用。

高效运行、协同处理,以往治理难题迎刃而解。通过联动工作站下沉执法力量,一项项基层“痼疾”正逐步破题,例如持续治理多年的某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在工作站多部门联合执法下,农贸市场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从事到制、突出特色,有效提升处置工作效能。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契合当地治理需求为出发点,在基本功能齐全基础上体现镇街(片区)特色。例如菱湖镇成立全省首个渔业生态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重点突出渔业执法、渔业纠纷调解、法律政策普及等功能。

持续升级、依托智治,实现社会治理高效运转。依托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快推进数据融通,通过上线“浔安码”,截至目前共收到反映事件4.79万起,办结率达99.8%。通过“共享法庭”累计解决群众反映事件2437起,办结率99.6%。在线指导调解纠纷81起,成功率94.8%。

主办:湖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

监制:政治部

来源:平安南浔

温馨提示

“政法服务码”集成“法护绿水青山”和“法护营商环境”两大模块,群众和企业可通过扫码反映相关诉求,我们将形成任务清单,及时流转、办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困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