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开发区:从粪坑随处见到网红打卡地,越溪白鹤村迎来云南“取经”客

2023-07-03 03:00 

“你们村的民宿是如何管理的?”“你们村的游乐项目收益是如何与村民分享的?”“你们村已经取得这么的大成就,今后的发展之路是如何来定位的?”近日,金华开发区汤溪镇越溪白鹤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一个个问题接连不断地抛向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定粮。


当日,来自云南昆明安宁市雁塔村乡村振兴考察团一行12人在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鲁可荣教授的陪同下,来到越溪白鹤村进行考察取经。“我们这次前来考察学习的都是来自农村一线的实干者,年龄最大的张保友已经70岁了,主要是为了突破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从浙江实践中学习乡村振兴的真经。”考察团带队者陈邦炼博士说。

 

千里迢迢来取景


陈邦炼是安宁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安宁市乡村振兴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助理。她介绍,雁塔村属于半山区,全村430户1167人。该村的红梨远近闻名,靠着种植销售红梨,全村2020年经济总收入11522万元,人均纯收入15549元,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经过近4年的实践,雁塔村在乡村振兴道路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也遇到了发展瓶颈。为此,这次组织了雁塔村村集体管理者、家庭农场组骨干和自主创业代表以及试点项目合作伙伴12人到浙江交流学习,主要就是为了多取一些浙江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多样化探索实践的“真经”。汤溪镇越溪白鹤村是金华开发区唯一被纳入考察的村庄。


这是真正的新农村


越溪白鹤村下辖白鹤殿口、油麻车和峰边3个自然村。其中白鹤殿口自然村东靠厚大溪,另外三面良田环绕,村民总人数只有282人。

该村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厚大溪流域首个观景长廊,向村民众筹筹集资金,引进林间索道、卡丁车、水上游乐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摘下了“薄弱村”的帽子。

在短短3年多时间里,该村实现成为了江浙沪颇有名气的网红旅游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年收入0元到2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5万元的巨变,先后荣获省级美丽宜居村、省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省级文化示范村、省级AAA级景区村庄、省美丽乡村美育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森林人家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农家乐集聚村、省级创业合作村等50多项荣誉称号。

陈定粮陪同考察团一行,一边参观越溪白鹤村的各个景点和游乐项目,一边介绍这个昔日粪坑随处见到网红打卡地的蜕变历程。

“这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微小景点,虽然投资不大,却赋予了越溪白鹤村勃勃生机。”参观考察后,雁塔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刘林深有感悟地说。

 

“千万工程”的金开案例


“越溪白鹤村所发生的巨变,可以说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和‘千万工程’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浙江农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也是我向你们推荐前来该村进行考察的理由所在。”在座谈会上,对乡村振兴颇有研究并一直跟踪关注、多次前来越溪白鹤村走访考察的鲁可荣教授对考察团说。

在鲁可荣教授看来,“千万工程”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小切口入手,走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浙江乡村发展路径。20多年前的越溪白鹤村里,露天粪坑随处可见,正是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实施,使越溪白鹤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为后期的旅游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早在2018年,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学、农业社会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的鲁可荣教授就对越溪白鹤村的乡村经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实地调研走访后,认为越溪白鹤村在乡村振兴上的探索实践具有“可学习、可借鉴,有推广价值”。

“从一片菜园、一个餐厅,到一间客房、一列小火车、一条小栈道,越溪白鹤村凭着务实的实干精神,精心打造、稳步推进、串点成线,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业态体系的成功经验,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深受启发。”考察团成员梦南舍(社会组织)雁塔项目工作人员邹佳润说。她表示,回去后将好好整理和消化吸收此次考察的巨大收获,把浙江经验和“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和方法,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优化产业布局,扩大“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项目成效,积极探索雁塔村的共富新路径。(作者 周轩 通讯员 贡小兵)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