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小课堂 | 生命拓荒者——地衣

2023-06-03 02:58 

   浙江自然博物院线上小课堂第六十九期

  本文约130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究竟什么是地衣?

  答案

  猜猜它是谁?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苔藓

  答案

  猜猜它是谁?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藻

  答案

  猜猜它是谁?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地衣

  6亿年前的地球,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某些真菌和藻类为了活下去,进行了“共生计划”。真菌不断延长菌丝把藻类包裹住,给了藻类一个温暖的家,而共生的藻类则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提供给真菌。它们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这就是共生的生命结合体——地衣。我们现在所说的Symbiosis(共生)一词就来源于这类植物。

  地衣是蓝细菌或藻类与真菌共生的复合有机体,为地衣植物门。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6000种。全世界已发现的不同种类的地衣约两万多种。

  地衣覆盖了地球7%的表面积,这类植物无处不在,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无论你是散步、滑雪还是漂流,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能忍受长期干旱,耐寒性很强。因此, 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都能见到地衣。地衣对营养条件要求不高,可以生长在峭壁、岩石、树木或沙漠。有些地衣生长速度很快,每年能长一米,而有的地衣生长速度很慢,数年内才长几厘米。地衣可以生长在岩石上,地衣酸腐蚀岩石,在荒芜的陆地上制造土壤,开拓陆地生态系统。来自中国贵州发现的三块似地衣化石表明,浅海繁衍的地衣可能已经开始改造地表岩石圈。

  最古老地衣化石

  (袁训来 摄于2005年)

  地衣的形态可以分为三种:

  壳状地衣是彩色深浅多种多样的壳状物, 菌丝与基质紧密相连接, 有的还生假根伸入基质中, 很难剥离。

  叶状地衣体呈叶片状, 四周有瓣状裂片,常由叶片下部生出一些假根或脐,附着于基质上,,易与基质剥离。

  枝状地衣体呈树枝状, 直立或下垂, 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

  地衣的构造是怎样的呢?

  异层地衣可分为上皮层、藻孢层、髓层和下皮层。

  有的地衣藻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地分布, 无单独的藻胞层,构成同层地衣。

  在共生家庭里,真菌扮演着重要角色,地衣的外形结构主要就是由它决定的。真菌为了照顾藻类把它包裹在体内,还把吸收到的水分和矿物质也提供给它。藻类为了报恩就把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回馈给真菌。两者相互依靠,共同在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存活下去。如果把这两种生物分开,藻类虽可艰难存活,但真菌却会饿死。

  地衣会繁殖吗?

  地衣可以通过最普通的营养繁殖,也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孢子来繁殖。

  地衣具有广泛的作用。

  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变成土壤。

  地衣体中含有淀粉、蛋白质和糖类等,部分可供食用。在北极和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大面积的地衣群落,为驯鹿和鹿等动物的主要饲料。

  地衣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还可用于医药,我国古代祖先就利用地衣作药材,且具有降脂明目,清热降火等保健功效。地衣提取物在护肤品里还可做肤感调理剂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状况,同时地衣提取物也可制作香水。而一些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里的岩石和树木上是看不到地衣的,因为地衣对大气污染非常敏感,所以可以从地衣的存在数量来检测空气污染程度。

  这就是生命拓荒者——地衣,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它不仅是地球上的开路先锋,同时也是生物共生关系的典范。

  文字/黄放放

  科学审核/王强

  初审/洪磊

  终审/钱周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