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等风来 □柴伟梁 小时候,还没有电风扇。盛夏的晚上睡在床上,连席子也是热的。这时,妈总会拿一把扇子,轻轻地在我身上扇风。有节奏的微风拂过,我很快睡着了。 睡梦中感觉又热了,没有风了,是妈扇着扇着也睡着了。我翻了个身。妈听到声音,又不自觉地拿起扇子,怡人的风又来了。 俗话说:“人见风就长”,转眼到了18岁。 那一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差5分未录取。那个夏天,爸要我去村里的砖瓦厂体验生活。走进密不通风的窑内,看到村民们正在烧砖,个个满头大汗。几百度的高温,我的身体一瞬间就“燃”了,便迅速逃了出来。 村民们工作太辛苦了!没有风的生活真的难以想象。 对于当时的农家子弟来说,高考是“跳农门”并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砖瓦厂的经历更督促我用功复读。而且,那时也总嫌父母唠叨,想早点离开家里,一个人独立、自在地生活。 很快,到了第二年的一个夏日,是高考本科录取的最后一天了。那天,忐忑不安的我坐在家的墙角边,一边吹着弄堂风,一边焦急得等着一个希望。终于,骑着自行车的邮递人员踏风而至,给我送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从此也幸运地搭上了顺风车,走上了“三门”(从家门到校门到单位门)道路,享受着这个美好时代赋予我们的一切。三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之风的吹拂下,感觉自己就像那滑翔伞,像风力发电机上的叶片,期待着风,迎风而动,想飞得更高,想发光发热。 而对于父母,因为身处两地,照顾得并不多。 转眼间,他们都老了。 妈几年前得了脑梗,因为腿脚不便,就经常睡在床上。我两个星期回去看望一次。 那一天,我回乡下,看到妈睡着了,摸摸手臂感觉粘粘的,就顺手拿起床上的扇子轻轻地替她来回扇着。 妈没有动,眼睛仍旧闭着。一会儿我手酸了,就走出房间,跟爸说,妈睡得蛮香的。 爸爸说:“你妈白天一般不会睡着。你给她扇扇子,她假装睡着,其实在享受呢!” 爸爸又说:“你妈总是等着你们来。虽然现在有风扇,有空调,但是,你帮她扇扇,感受又不一样。” 我回到房间,果然,妈已经睁开眼睛了,笑眯眯地看着我,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你来啦!你们忙,不用经常来的。” 望着妈满是皱纹的脸,我只能惭愧的笑。 我又拿起扇子,轻轻地给妈扇了起来。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