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文辉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022-02-24 13:19
浙江
关注
给人生换一个美丽的视角——《美丽人生》观后感 我这人向来喜欢看喜剧。 也许是生活平淡,太过波澜不惊,所以要用到更多的喜剧元素来填充。最近恰好看到了一部高分电影《美丽人生》,听名字,非常符合我的三观以及对正能量的渴望,男主基度,既是导演也是主演,关键还是制片人,更关键的是,女主朵拉还是他现实中的老婆,奇妙的夫妻档,的确让人期待很高。 不过说来也尴尬,电影开头的25分钟,我却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也许是意大利风格的不适应,也许是情节铺垫的确实有些沉闷,让我几乎都记不清剧情,只感觉男主和朋友无厘头的搞了一堆滑稽的事情,然后女主出现了,之后基度竟然莫名其妙的跟朵拉擦出了火花,这是97年上映的电影,但看起来跟53年《罗马假日》的基调何其相似,带着一样的意大利街头味道,默片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梗和夸张表演,里面的笑点,很抱歉,对于看惯了太多喜剧的我来说,早已经免疫了。 唯一支撑着我看下去的,是进度条上移动的四分之一的距离,仿佛有个声音在说,坚持下吧,好歹是高分电影,再坚持四分之三就完成了。 后面的剧情就进入到基度跟朵拉的时间,先是私奔,这里也不得不说朵拉的眼光好,能一眼看出基度痞态下隐藏的优秀品格,从而抛弃青梅竹马的公务员高富帅男友,接着就直接生子,两个人私奔到基度家,跑进旁边的花房,隔几秒就出来了一个大孩子约书亚,这表现手法堪称最强快进,考虑到剧情到现在还没进入主线,导演的焦虑也可以理解,再这么拖下去观众都要退场了。 之后整个意大利开始被二战的乌云笼罩,法西斯士兵出现在各个街头,基度一家的美丽生活慢慢的受到了挑战,先是被官员拉去问话,再就父子两直接被带走了。当朵拉和母亲一起来给约书亚过生日的时候,面对的却是家里一地的狼藉。这里的镜头跳过相当巧妙,既不用面对极难的表述形式(影片主旨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如何去拍士兵抓人都会很难不体现暴力画面),又可以让人感觉到剧情的推移,明白个中发生的的事情。 集中营的生活是影片的升华点,可以说是这部分剧情将影片升华了十几个level的精华,对比波澜不惊的开头尤其强烈,让人不得不揣测导演对开头的铺垫是不是有意为之,有意平凡而沉闷。 集中营中的基度,依然瘦弱却表现出无畏的担当,他的勇敢和随机应变在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一段情节是法西斯德国士兵过来训导,他一听说让懂德语的犹太人上去介绍规则,不懂德语的基度立马上去,鸡同鸭讲的翻译让电影笑点爆发,也是这一段第一次让人迸发笑中带泪的感觉,作为父亲,他用自己的智慧幽默把一切凶残的,可怕的事实转化成温柔的,孩子的世界观里能接受的形式,就像一个给独自面对几万伏高压的变压器,将最终的电化成了涓涓细流输送出来,此刻孩子天真的笑脸和周围人群的麻木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映衬着战争下的恐怖氛围。 同样作为父亲的身份让我对基度的表现尤为钦佩,我不自觉的会想如果我和我的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下,我会怎么做来保全他,保全他的心灵,扪心自问了一番,真的很难,哪怕我们所拥有的父爱并不少于基度,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存都成了问题何谈其他。基度做到了,他用游戏的形式让约书亚相信他们正处于一个有趣的游戏当中,获得1000分就可以拥有一辆真正的坦克,并且巧妙的化解了约书亚从其他人口中听到的可怕事实,用人做肥皂纽扣,逐渐少掉的小朋友,小丑式的风格让约书亚心里的阴霾消散殆尽,直到最后被解救。 敌军溃败的前夜,慌乱与紧张开始在集中营里弥漫,有的人想毁灭,有的人想生存,谁也无法预料哪些人能活到明天,影片最大的泪点出现在这里,被德军抓住的基度心知无法逃脱,故意摆出滑稽的姿势走过约书亚藏身的箱子前,父子两还相互挤眼睛招呼,前面便是死亡,心中却无畏惧,一串枪声之后,多少人默然泪下。据说戛纳电影节上本片播完,全场观众站起鼓掌十二分钟,掌声久久没有平息。 很庆幸这个没那么和平的年代,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可以静静坐着,欣赏另一个国度的《美丽人生》。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