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潮起最美海岸线#
立即参与
《飞阅马鞍列岛① 嵊山渔场》6月15日,随宁波渔文化史迹调查组从舟山沈家门半升洞码头乘船驶向嵊泗马鞍列岛,探寻东海鱼村的前世今生。作为一名曾经在东海前哨站过岗放过哨的老兵,此行也在追忆洒落在岛礁上那段青春岁月。 经过3.5小时航行,我们第一站落脚嵊山岛。 嵊山岛,位于嵊泗列岛的最东端岛屿。渔港是嵊山岛的灵魂所在,历史上素有“百年渔场”之称。嵊山渔场,是中国东海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渔场之一,与黄海石岛渔场、南海万山渔场并称为中国三大渔场。这里因地处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受台湾暖流与黄海冷水团交汇影响,饵料丰富、水质优良,历史上曾是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的主产区。 嵊山渔场的开发始于清代,1904年实业家张謇引进中国首艘钢制渔轮“福海号”在此探捕,开启了规模化捕捞时代。码头附近的“百年渔场”渔俗博物馆,记录着嵊山作为舟山渔场核心的辉煌历史。82岁的讲解员郑信根给我们介绍:上世纪60、 70年代,嵊山渔场可热闹了,这里成为来自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天津市、上海市“六省二市”渔船冬汛生产的核心区域,江苏、福建、上海等省市均在此设立渔业指挥部,鼎盛时期,嵊山渔场有“万艘渔船汇嵊山,十万渔民下东海”的壮观景象。 嵊山渔场,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找平衡,昔日的“百年渔场”正蜕变为集生态修复、渔业转型、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海洋经济示范区。#潮起最美海岸线#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