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731
2024-10-26 12:58
浙江杭州
关注
#讲家风故事 行重阳孝礼#
母亲教给我善良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明天就是立夏,窗外的雨“沙沙”地打在树的绿叶上,“啪嗒啪嗒”打在玻璃棚上,也悄无声息地打在娇艳的朱顶红花朵上,这是今年最后一天的春雨,春雨贵如油,花草树木得到这甘露的滋养,将变得更加葳蕤芬芳。母亲的爱,就是春雨,滋养儿女健康成长,儿女成家立业,母亲却两鬓成霜,垂垂老矣! 母亲教给我善良,母亲说:“一颗好心比万两黄金还珍贵!”我五六岁时,跟几个小孩子一起去溪滩里采苍耳,回来时路过“疯婆子”家。“疯婆子”三十来岁,常常披头散发,脸上涂着灰,衣服破烂,有点痴傻。他丈夫外出干活,经常留她在家,她带着两个比我还小的女儿,两个女儿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我们几个小孩子嫌她们又穷又脏,也不知是谁一声令下:“‘疯婆子’就是敌人,快扔‘手榴弹’!”我们五六个小男孩,就同时朝她们脸上砸苍耳,苍耳有刺,“疯婆子”的两个女儿脸上被砸到的苍耳刺成一个个红疙瘩,肿得几乎要滴下血珠,两个女儿抱头痛哭。“疯婆子”操起烧火棍,向我们扑来,棍子乱舞乱打,我们身手敏捷,故意在小弄小巷里躲过来逃过去,“疯婆子”根本追不上我们,我们在远处看她气喘吁吁、偃旗息鼓的颓败样子,都哈哈大笑!后来,“疯婆子”把我们做的坏事告诉了我母亲,母亲跑到卧室,从床中间的搁板上,打开黄纸包,取出两包麻酥糖,一手拉着我,急急忙忙跑到了“疯婆子”家。母亲按下我的头,勒令我向“疯婆子”鞠了三个躬,我又低声地道歉:“对不起,阿姨……”“疯婆子”忙说:“事情过去就算了,做坏事是要遭报应的!”母亲又把两包麻酥糖一人一包给了她的两个女儿,要知道那时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吃到水果糖都是奢望啊!回到家,母亲沉着脸训斥我:“我们家穷,她们家更穷,阿姨还有病,我不允许你去欺负弱小!”对弱者的同情,就是做一个好人的基础,母亲在我心里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离我们村两里路的朱石村,有一位年过花甲的单身汉。据说,他是国民党军队的军医,国民党战败之后,那些高层军官都挈妇将雏乘上飞机仓惶地逃向台湾。他的妻子儿女先上了飞机,他不知什么原因耽搁下来,赶到飞机场时,载着他妻子儿女的飞机已经飞向高空,从此他妻离子散,成了孤家寡人。他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疯了。回到农村老家,他不会耕田种地,只是四处乞讨,当一个叫花子。我只听大人们都叫他“英汉”,英汉跟其他的叫花子不一样,他从不主动进人家的门讨饭吃,他穿着破旧但干净的衣裳,腋下夹一只大白瓷碗,这个屋檐下站站,那个墙根下靠靠,总是一声不吭的,就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妈看他可怜,总会夺过他的大白瓷碗,装上冒尖的大白米饭和菜给他。记得一个寒风像刀割一样的冬天,还下着冷冷的雨,母亲看见英汉蜷缩在我家屋角,浑身瑟缩着,母亲叫他进了我家门,让他坐到堂前的八仙桌旁,摆出所有的肉和蔬菜,任他狼吞虎咽地吃。吃完,母亲发现他中山装上衣的腋下一块地方裂开了大口子,寒风会刮进去,就叫他坐到火炉旁,并找来我外公穿过的旧棉袄递给他,又让他脱下中山装,换上旧棉袄。母亲戴着老花镜,用针线很仔细地缝着他的中山装的破口子,那一针一线都是母亲将一点一滴的同情和善良缝进弱者的心灵啊!缝毕,母亲把中山装还给英汉,还把外公这件旧棉袄送给他,让他能够抵御寒冬。我讥笑母亲这愚蠢的善良,说:“一个叫花子,你对他这么好,他会来报答你吗?”母亲回答:“做好事,哪里是求人报答呢,我只是求良心安宁啊!”母亲真像是秦末时的漂母,给韩信送饭吃。 母亲七十来岁,患了糖尿病,心脏不好,放了两根支架,髋关节坏死,动了手术,可她依然不改同情关心弱者的毛病,还是那么喜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有一个邻居年过耳顺,犯了错,进了监狱,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逃到外面大都市去了。坐牢的邻居在监狱里得了肝癌,动过手术,被遣送回家等死了。因为他犯过错误,村里人都鄙夷他,没有人去看望他,他妻子和两个女儿也没有一点点音信,他只有一个人孤独凄凉地忍受疾病的折磨,“遂成枯落,悲守穷庐”,令人唏嘘落泪!但母亲却有菩萨心肠,烧了鱼肉,就兜满饭,夹上细嫩的鱼肉,忍受髋骨的疼痛,走两步歇三步,艰难地走到邻居家,端给他吃。炒鸡蛋,红烧肉,裹粽子,做半月馃,母亲都天天蹒跚着送过去,一两餐如此也就罢了,母亲是天天给邻居送吃的。前年我、妻子和两个儿子刚赶回家过年,爸妈告诉我:“江成,他癌细胞扩散了,已不能动手术,在县人民医院住院,医生要他回家来……”说曹操曹操就到,过一会儿,江成就悄悄进了我家院子,他连插在脖子上的两根医用管子也没有拔出,瘦得皮包骨头,他的嗓门说不出话,我妻子看到他吓得一哆嗦。他只有用手势,指点我跟他走,我一阵心酸,差点落下泪来。跟他走到公路上,原来是他出院,带来了一个大纸箱子,箱子里装满东西,下了车,他病体虚弱,拎不动,我立即抱起这个纸箱子,和他一起回到他的家。从此,医院不收这个病人了,他躺在床上,我的母亲一定送过很多次的饭食给他,去年清明节我回家,江成寿终正寝…… 母亲身材胖,动作迟缓,做事慢腾腾的,但她烧的饭菜很好吃,方圆几十里尝过她的手艺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来夸她。我们遇到传统节日放假,就会回老家,母亲喜欢烧很大的馃粉,拌很多的菜馅。我们一家人围着圆桌包半月馃,小儿子手脚麻利地压馃胚,我、妻子、大儿子包馃掐花,父亲把半月馃整齐地放到馃帘里,再放进锅子里蒸,母亲笑呵呵地管理着灶台,分工有序,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等半月馃全部蒸熟,母亲装了好几盘馃,一盘给兰兰家,一盘给莲莲家,这盘给秀秀家,那盘给金金家,左邻右舍她都拖着病腿慢慢送去,与人为善,邻里和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却真正践行了圣贤的智慧,“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母亲教给我善良,我要将我善良的光,去点亮别人,尽我所能地去辉耀世俗。前段时间,母亲血糖高到二十八点多,父亲陪护她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五月二日,母亲血糖稳定,我们接回了老家。五月三日,我、妻和两儿又告别父母到桐庐,为了工作,我们和父母是聚少离多,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真是惭愧至极。“……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读这样的诗,想着父母的恩德,怎不堕泪! 母亲教给我善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将一生奉行! 作者:章鸣鸿 桐庐民政 母爱书院 供稿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4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