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白木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24-09-28 23:57
浙江杭州
关注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她用歌声呼唤着 董柏年 八十年前,一位26岁的年轻军人告别爱妻,留下年仅3岁的幼女,毅然奔赴抗日的战场。然而这一去却是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对一个3岁的女孩只是朦胧的印象,故对她来说,父亲这个名词也是一样的陌生。因为父亲的一去不复返,母亲终日思念过度而积疾,抛下了孤苦伶仃的9岁的女孩。是三叔收养她长大成人。 女孩叫周燕枫,就在她10岁那年秋天,突然收到一张烈属证,原来她的父亲叫周琨,于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生前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11军32师9团代理副连长。至于父亲是如何壮烈的,又身埋何处,竞没有半点消息。 从此,父亲的形象只能靠仅存的几张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留下的照片中搜寻了。虽然没有了双亲的呵护,周燕枫在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依然茁壮成长,这或许是骨子里英雄血脉所在。 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出众,学校保送她去“哈军工”,凭她的成绩报考北大、清华也是磨子上摆钵头的事,但她还是决定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有人颇为不解,然后她知道,上大学只是了却了爷爷奶奶望孙成龙的夙愿;当兵才是自己从小的志愿,更是为了接过父亲的衣钵;最主要的是唱歌不是简单的为唱歌而唱,她要以唱歌的形式来寻找父亲。她多么希望父亲在战场上负了重伤,打扫战场时被发现又救活了,现实中她也曾经碰到不少烈士后代,若干年后他们的父亲“起死回生”的经历。她甚至多少次梦里憧憬,父亲会像电影《党的女儿》中那样女儿在台上唱,父亲在台下听,终于父女相认。所以她既在辽阔的大西北高歌,又在富庶的江南水乡抒情。即使离开部队乃至退休后,依然活跃在讲坛和舞台上继续着艺术生涯,用自己的光和热传递正能量。每一次站在舞台上,她的心中都涌动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当音乐响起,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思念和敬仰。那婉转悠扬的歌声,仿佛是在向远方的父亲诉说着自己的成长与坚持。 她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像是在呼唤,时而又轻柔低缓,如同在耳边低语,倾诉着对父亲的无尽牵挂和深深眷恋。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对父亲的爱和怀念。 在歌唱中,她仿佛能感受到父亲正站在某个角落,微笑着看着她,为她骄傲。她用歌声传递着对父亲的敬意,也用歌声追寻着父亲的足迹。那动人的旋律,不仅打动了台下的观众,更成为了她与父亲心灵相通的桥梁。她知道,自己的歌声将永远飘荡在这片父亲为之奋斗的土地上,她对父亲的追寻,也永不停息。作为烈士的后代,深感自身的责任和道义。 鉴于周燕枫的杰出艺术造诣,她被评为民革优秀党员、“杭州市最美侨务工作者”担任过三届下城区人大代表,现为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艺术团副团长。 虽然事业成绩斐然,可最令她心里头挥之不去的是幼年丧父之痛,寻找父亲的心愿不但没有随着岁月流逝慢慢淡化,而且愈发强烈,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单位,或者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她总是借着出差或巡演的机会一次次、一趟趟,几乎寻访遍可能留有父亲足迹的地方,可每每都是满怀期待而去,深深地失落而回。父亲留在存于世的仅是几张巳褪色的模糊照片和一张烈士证。在那场纵横遍及四个省份、波及几十个县域、烽火燎原达数百成千个村庄的战役的战场中,寻访一个牺牲的副连长,无疑于大海捞针。 随着年龄增大而行动的不便,她无可奈何地舍弃了实地的寻访,更多地采用信件咨询求助,按照父亲的部队番号、编制,向当地驻军、民政部门、相关的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寄出一份份先烈后代的真切心愿,送达一个女儿对父亲的至诚祈盼,虽然有关部门的答复认真而及时,然而结果每每让人心谅。一次次的热切期待,每每成了一遭遭切肤的钝挫。 父亲之灵当真去了天堂? 功夫终于不负有心人。几年前的一个国家烈士纪念日。新四军艺术团去杭州烈士纪念馆参加祭奠活动时,她又向在场的市民政局领导和纪念馆长诉说了自己寻找父亲的愿望,得到了领导高度重视,仅一个月时间就回复,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有相关资料。 喜出望外的老人深深为杭州政府机构的办事作风和效率所折服,这一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此时,周燕枫也巳经是白发苍苍。 在收到烈属证68年后,女儿终于第一次踏上寻根祭父之路。行程600多公里,目的地安微宿县双堆集镇。 双堆集烈士陵园筹建于1971年,双堆集地区也是当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这里长眠着当年双堆集战役中牺牲的9000多名革命烈士,在这里,女儿周燕枫找到了父亲的名字,烈士周琨,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墓碑上父亲的名字,面前的那一大片墓地就象浮在水上一样,那是因为她的眼睛充满了泪水,想起母亲、爷爷奶奶遭受的心灵之痛,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洒落。 “爸爸!女儿终于找到您了……” 从烈土陵园讲解员处得知,这里很少有子女来祭拜的,因为他们上战场时绝大多数人尚未成婚,非常年轻,好多人都没有名字,9000多位烈士中找到后人的只有100多位。为了寻找线索更淸晰,双堆集烈士陵园将对园内烈士籍贯作统一梳理,希望更多像周燕枫这样的烈士亲属能够尽快找到亲人。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留下子孙后代,甚至连名字都无人知晓,相比他们,周燕枫觉得父亲至少有了接班人,这也是不幸中的幸运。 如今已过耋耄之年的周燕枫,虽然70年寻找之路历经坎坷,结局倒也尽如人意,也足以告慰中年丧子的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 当谈及如此高龄还依然活跃在音乐教育、培养下一代、还时有登台高歌,如今所演唱的大多如《我和我的祖国》、《十送红军》、《我爱你,中国》等弘扬正能量的革命歌曲。此外,她还自己填词、自己谱曲单独创作了《夕阳无限好》,真实反应了老年人退休后,在老家年大学多姿多彩的人生,深受声乐班学员们的喜爱。她常说,我们有如今这么幸福的生活,很不容易,要感谢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奋斗的前辈们。也希望年青一代能好好学习,不忘红色,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