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w8udno
编辑于2025-02-15 10:52
浙江金华
关注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晚潮#
幽幽梅溪江 诗画绘岩头 刘瑞苑 几年来安地镇岩头村通过举办文人雅集,国学礼仪,研学游学等活动孵化文艺生活空间,引进文艺创客入驻联合打造文创产业平台,带头村民共同参与培育文旅共富经济,探索形成文艺、文创、文旅“三文”共创共享,创客创业与村民创富。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共融共赢的乡村新形态,近日又荣幸地入选首批“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金华市同时入选的有义乌市李祖村,武义县的坛头村。 岩头村是国家3A级景区,以村南岩头山而得名,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幽幽梅溪江水环绕着村子流淌。该村因水而生,因水而旺。古时候遂昌、武义方向往返金华的客商,翻山越岭,须在岩头村经过或留宿。从梅溪江顺流而下转运货物到岩头村埠头的船只也在此地休整。 川流不息的梅溪江水来自喻斯雅干、箬阳郑宅、项村三条垅里的水源。层峦叠嶂的南山用母亲般愽大胸怀流淌的甘甜乳汁哺育着山脚下千万村民,他们在这块生养他的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梅溪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向武义江,最后在燕尾洲汇入婺江。 那座古色古香的廊桥横跨在宽广秀丽的梅溪江上,长长地连接起东、西两岸。西岸有大面积水塘和花园,碧绿的草坪,成片粉红色桃花在枝头向游人招展,人们置身其中恰似秋翁遇到桃花仙子。 站在高高的廊桥上俯视梅溪江,许多人都将它描绘成仙女飘带,而我的眼前却是天上的银河落凡间,这廊桥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极目眺望,阳光下的江水清澈见底,桥前方的水中,弧形的石板小道弯弯曲曲,它们平放在浅水区,游人过河,别有一番趣味和享受。深水区碧波潋滟,随风荡漾。成群结队的鱼儿戏耍跳跃,串串鱼泡浮在江面,如散落在水面晶莹闪烁的珍珠。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站在桥上凉风习习,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一曲优美、动听、悦耳、舒展的轻音乐在水面上奏起,令人陶醉、开怀。 岩头村虽小,却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踩上村里长达一公里的木栈道,看到临溪岩头山上裸露的岩石,你看那块岩石很像一头牛把头浸在溪中喝水,这是岩头村十景之一的“丹牛卧波”。此处山体属丹霞地貌,主要是红色砂砾岩层形成,呈现褐红和暗红之间。丹牛在清澈明亮的溪水中,在碧波荡漾中痛饮戏耍。它伏卧在这里已几千万年了,全身上下都长满了厚绒毛般的苔藓和小草,在水中飘浮。灵岩十景还包括“松甑煮月”“天池浴女”“廊桥遗梦”“灵岩晚钟”“古渡重春”“垄上醉秋”“梅溪归棹”“石街照影”“僧尼问俗”。诗情画意的景点不仅展现了岩头村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佳作。据传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孙子苏籀为灵岩寺写过一首《灵岩偃松》诗。 岩头村位于婺城区仙源湖度假区,地处安地镇北部,它像群星拱月般地镶嵌在安地水库下的梅溪江畔,钟灵毓秀。 行走在村中整洁又别致的石板路上,脚下是梅溪江水绕村而过。村中保留着明清时期黑瓦白墙婺派建筑风格的老屋,也保留六七十年代低矮古朴的黄泥墙黑瓦背的旧房。村子安静而又清洁得一尘不染,人的影子在石板路上清晰可见,整个村貌让人觉得进入一个大花园中。绿化带和小溪及池塘上竟无蚊蝇在飞,是村内的稻田及水域养了一些能吃虫的鱼,还放置了太阳能诱蚊灯等各种防虫灭虫措施。兴办在村内的婺州染坊、希桐琴箫馆新联之家使该村的水墨诗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产业在岩头村得到发展。在禾居文创负责人和团体策划下,游客们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项目,娱乐如扎染、古琴、手打麻糍、桂花糕制作、插花、茶艺、婺剧、道情、糖画、古法造纸等。尤其是“婺州非遗扎染”“古法音乐雅集”“十岁成人礼”“婺曲小戏”已成岩头村响亮的品牌。在村中人们可以沉浸在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宋韵八雅的品质生活。 村中有座灵岩寺(又称紫岩寺)遗迹,当时是唐朝高僧赵州祖师两位弟子一抹尘,一新建游金华山而建造,鼎盛时曾是全国知名寺院,可惜在原建地只留下几块残碑静静地躺着,向过往行人诉说它曾经辉煌的过去。民间流传下来的老古话:“上有仙源湖,下有岩头潭”“先有灵岩寺,后有金华府。”这句话的意思是历史上灵岩寺比金华这个名称出现得还早。 云雾烟霭中隔山相望的灵岩寺和梅溪庵,引伸出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经典爱情故事 ——《僧尼会》。灵岩寺的小和尚和对面梅溪庵的小尼姑,在春色昭光里春心萌动,唤起了内心深处对自由和情爱的追求,两个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苦命人,循序渐进地走到了一起,离开了黄巻青灯的孤寂,在田园牧歌里过起他们男耕女织的苦乐年华。 思缘桥上曾经留下他俩甜美、欢乐、青春萌动的身影。一个来自民间的优美乡土爱情故事,加之浙婺院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吴光煜和郑兰香的精湛表演,一招一式里将两个小年轻相互间的爱慕动作表现得惟妙惟肖。小和尚赤脚背着小尼姑在冰冷的水中过河,深深感动了观众。男欢女爱故事在人们期望里得到了完美结局,一曲《僧尼会》也装点了岩头村的神秘。 在村后的石径上小山坡有两棵苦楮树,枝冠相连,相依相偎,甚是友爱。绕过山岗登上饭甑山,一处保护完好原生态山林郁郁葱葱,各种杂树和灌木肆意地疯长,遮天蔽日的松树是山的主角,细的有碗口粗,粗的腰围般。一两百年的老松树一人张开臂膀也抱不住,树皮呈暗褐色,粗糙得皴裂成一小块一小块粘在笔挺的树杆上。它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根茎緾在一起枝繁叶茂,在山上营造了大片的阴凉环境,站在树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脸上,风儿亲切地吻着额头。抬头眼望南方,只见南山如墨的屏障,山间云雾缭绕变幻瞬间,似仙境一样的美,在饭甑山上可以细细地寻觅灵岩八景。 村口两棵高大的朴树下摆着几十桌大规模的农家乐露天餐厅,密枝和繁叶为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遮阳挡风。品尝着来自山野的珍馐美食,包括梅溪江赐予的原生态无污染的鱼虾。秋天岩头村田野稻谷和果实构成一幅醉人的丰收画,美丽乡村游也为村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岩头村不大,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村里的文化礼堂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门口“灵岩书院”四个大字高悬在上,神圣又庄严。这里自古至今便是岩头村的精神家园。从古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示。文化礼堂围绕“诗画岩头”主题进行了升级提升,打造了全市首家墨香文化礼堂,成为村民和游客共享文化空间。 现在岩头村的绿道、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場餐饮业、民宿等旅游基础配套已完善,游客多了。目前岩头村已成功引进20位文创客及13个文创非遗代表性项目,慕名而来的游客年达80多万,年营业收入百万元,给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可观财富。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遗迹和故事,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项目,使该村不仅有自然美、人文美,更有文化美。在这里游人可以在廊桥听雨轻歌,在希桐馆欣赏琴箫的音符,在婺州染坊亲手染布扎花,在禾居品茶赏景,在灵岩书院绘画书法,月夜下松林与甑蒸煮的景象和岩头村清新脱俗的美相得益彰。聆听灵岩晚钟悠扬梵音,在廊桥上观古渡重春,回味岩头村千年的历史如梦幻般精彩。晚霞映照在梅溪堰坝上,女人们正在翘首张望远航归家船只中的亲人,洁白神圣的梅溪江水让天上的七仙女误以为到了天池。 如今岩头村的村民都已住在离老村不远的岩头新村中,整齐崭新的楼房见证了该村走上富裕的道路,村民们个个春风满面,这里又是一方春意盎然的新天地。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