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陈风
一个热爱生活、勇闯天涯的人。曾成功穿越德雷克海峡,登陆南极…
2024-05-22 11:37
浙江杭州
关注
#晚潮#
芽庄五指岩:为一份真诚而来 五月的芽庄,已是夏日炎炎,阳光照在裸露的肌肤上,有一些热辣辣的刺痛感。海风吹起的海浪,拍打着满是花岗岩石的海岸,发出有韵律的声响。与在岩石缝里坚强生长且默默无闻的榄仁树相比,岸上的红花楹则肆意展现着它耀眼的惊艳,这倒给蓝天白云下的海边风景徒增了一抹靓色,使之更加的迷人。 这里是芽庄城北的一处钟屿石岬角,鬼斧神工的堆积着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其中在一块耸立而凸显的巨石崖壁上,一掌朝向大海的五指手印栩栩如生,正是五指岩景区地名的由来,它传说着一个古老凄美的爱情故事。 1991年,因芽庄五指岩绝美风光和爱情传说与跨国电影《情人》在许多因素上的的高度契合,所以,被选定为主要外景地而正式开拍。影片于1992年公映后率先在法国引起轰动。 《情人》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1996年3月)70岁时写的一部关于自己的青春往事集。我第一次读《情人》是200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后来看了电影DVD版,讲述的是32岁的中国富二代东尼(梁家辉饰)与16岁且穷困潦倒的法国少女简(珍·玛奇饰),在1920年代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渡轮边初识而由此展开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故事。 俩人相识没多久,简随母亲离开越南回到了法国。在归途邮轮的甲板上,孤独的简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分离是永别,这才为这段感情而放声痛哭…可是,东尼再也听不到了。 因为种族,因为贫富,因为年龄等等,他们不可能有未来,又何曾去许诺?所以,惟有一个说不娶,一个说不嫁。对于东尼的爱,简也从没说出口,却惦记了他一生。后来,已经步入老年的东尼给简打去了一个电话,激发了她用文字追述这段难以忘却感情的灵感与欲望,由此将压抑许久许久的情感,升华成为了伟大的创作。 原著里,作者杜拉斯说过这样一番话: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这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所在。你看,双方虽然都看不到未来,但还深埋心底的爱着彼此——一见钟情的悸动;寓所频频幽会的狂热难舍;无助悲凉的别离以至爱到穷途的孤独。随着剧情的发展,读者观众陷入共情,不仅惹人落泪,更令人痴迷。已故作家王小波曾对杜拉斯推崇备至,他说:“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 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Sternberg)提出过著名的爱情三元理论。他认为爱情应该有三个核心成分,即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责任)(commitment)。 影片《情人》丰富而饱满地演绎了男女主角的亲密和激情,却都无法给予对方承诺。承诺是什么?它是责任,是对双方家庭、社会的责任,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基于对未来的慎重考量和清晰规划。 有着迷人风光的五指岩,因为电影《情人》而蜚声海内外,因此还有一个名字叫“情人岩”。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情侣们纷至沓来,相聚打卡。在那硕大的五指印旁,既有展浪漫秀恩爱的仪式感,也蕴含各自给予对方山盟海誓的责任感。 芽庄五指岩,为一份真诚而来。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