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咏荷诗人李商隐 周勇 《红楼梦》第四十回写道:贾宝玉、林黛玉等人游湖,贾宝玉嫌秋荷残败,想叫人拔去,林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贾白玉随即答应不拔了,还夸果然好句。 这个李义山就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他的诗风以悲美出名。“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原诗为“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可见,原诗中“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李黛玉用的是“残荷”,情感意义似更浓烈一些。 李商隐诗里,似乎很喜欢用“荷”这个意向。写荷这个意向,似也不奇怪。很多诗人词人都写过,杨万里、朱庭玉、秦观、苏轼、李清照、李重元、柳永等等,但李商隐的“荷”却与众不同。他的荷,似乎是一意多向,其中蕴含着诸多的谜团,因此,其诗给人以复杂丰富文化内涵。 比如这首《赠荷花》,则从荷的另一个特征入手,并将其描绘到极致: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他没有写荷花外表如何明艳动人,而是着眼于花与叶的关系,写出荷与其他花的不同之处: 世间的花与叶都不能相比,当花入金盆,叶则零落成尘土;只有荷叶与荷花长相映相随,红绿相配,任其自然地有卷有舒,有开有合。 也正因如此,当荷叶凋零,荷花枯萎时,才更加令人愁苦不已。 后人对于“荷花”意向的解读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荷花”是李商隐年轻时一位朋友的名字,是个女子。她与李商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却不能结合在一起。李商隐这首诗是为她而作。又有人认为,“荷花”是一位风尘女子的名字,李商隐有一次偶然遇见她。两人谈诗论文,很是投机。临别时,以诗相赠,比喻她虽流落风尘,却具有美好的品质。还有一说,据记载,这首诗作于公元838年,这一年,25岁的李商隐与王氏新婚,即作此诗赠予她。所以,诗写荷花,实际也在写人。 无论怎样解读,其借物喻人的手法都是精妙的。不管怎么说,《赠荷花》是一首好诗。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李商隐的另一首《暮秋独游曲江》同样感人至深、深情款款: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首诗应是诗人在妻子王氏去世后,在一个暮秋时节独游曲江,忽忆起妻子,心中凄恻所写。 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千金。两人初初相遇时,李商隐已是第五次参加科考,虽然高中,却依旧寂寂无名。 可两人终是走在了一起,从此,她为他洗手作羹汤,她为他灯下补衣衫。她甘愿放弃千金小姐的身份,只做他一人的妻。 这里的“恨”有着对妻子逝世的悼亡伤感,情深意重。表面上是悲秋,其实在怀人,可以说写得缠绵悱恻。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这两句更是无限凄婉,仿佛诗人内心的自白。 只要身在人世,我俩的情意便天长地久地存在着;只可惜呀,你已长埋九泉之下,我心中纵有多少惆怅,也只能怅然立在曲江池头,听那流不尽的江水声声。 这里的“深”“情”“怅望”可以说极尽抒发了李商隐的追思遗恨,堪称经典。 还有一首《之二》也是绝妙的写荷佳作: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首联描绘环境气氛,以风、雨、雷等景物起兴,烘托女子怀人之情。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纪昀说:“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所谓“远神,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所构筑的渺远的艺术意境,一种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回到开头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枯荷也罢,残荷也罢;荷叶也罢,芙蓉塘也罢,李商隐的“荷”其实是诗人丰富微妙感情世界隐秘表达,在他的诗中,有着种种凝聚着人生坎坷经历的怅惘,有着一颗缠绵婉约的诗心。 有人说,李商隐一直深陷牛李党政治纷争。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他既受到了牛党的支持,又因为加入李党而遭到了牛党的反感。牛李党争不仅影响了他的仕途,也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他对牛李党争的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政治斗争时的无奈和困惑。 他的诗歌始终贯穿着时世、身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之美,形成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总的来说,牛李党争对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命运,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风格中。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