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晚潮#野草莓成熟了 春暖花开,百花齐放。野草莓也竞相争艳来了。前段时间清明回老家见到那些山坡上、路边里的野草莓已盛开了一朵朵,一片片,白茫茫的鲜花。这些天花期已过,结下了青色的小果。这些小果有的已被新上长的嫩枝绿叶遮挡着,有的仰天露头直立着小脑袋。一些早熟的已变成红红的油光亮眼的鲜果了。使人见了腮腺生津,忍不住要去采摘品尝,享受着甜酸可口的美味。 野草莓(学名蓬蘽penglei),多地还叫三月泡、割田藨、野杜利等,各地叫名众多;在植物分类学中属蔷薇科悬钩子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灌木。分布生长在我国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一般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阴湿处、灌丛中可见。其外形特点:灌木高度在2米以下,枝条红褐色或褐色,表面有柔毛、腺毛和稀疏皮刺。复叶有小叶3-5片,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3-7公分,两面有稀疏柔毛,叶边有不整齐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公分左右,表面有柔毛、腺毛和稀疏皮刺。花常单生,花朵大,直径3公分左右,花萼在开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形或仅圆形,白色,一般在4月开花,五月结果。始于春末,终于夏初。果实圆球形,直径2公分左右,无毛,成熟时黄红色或红色。 成熟果实可食用,既可生食,果肉多汁,味道甜酸适口,也可加工果汁、果酱、果酒等;蓬蘽的果实平均直径约1.7公分,主要含有有机酸、糖类、矿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是一种很好的野生水果。它的株形自然,夏季叶色深绿,秋冬季红色,叶色随季节变化;花朵白色,果实红色;具有观赏价值,可在园林中栽培观赏应用。蓬蘽不仅是一种可食用的多汁浆果,更有着药用功效。《神农本草经》下卷果菜部上品中描述:“蓬蔂(字同蘽) 味酸平。主安五藏, 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久服轻身不老。”其指出蓬蘽果实具有补肝肾、固精缩尿的功效,而在《医林篡要》、《唐本草》、《日用本草》等中也均有蓬蘽相关的记载。蓬蘽全株及根亦可入药,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 蓬蘽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现代研究发现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首先含水量极高,达到80%以上,为多汁浆果;果实中含糖量丰富,以还原糖为主,占总糖的74.5%;从果实风味上看,蓬蘽果酸较高、酸甜适中,且鲜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传统水果如苹果、梨、桃、香蕉等高,果实中粗蛋白质含量及 SOD(SOD全称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抗氧化、抗衰老抗炎症、平衡新陈代谢)含量均较高。 从蓬蘽果实含有的氨基酸看,果实中至少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及婴幼儿还必需的组氨酸,果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配比高于或接近于 FAO/WHO 的标准模式值。 在蓬蘽生长区里,对农村孩子来说最熟悉不过了,是童年时光的回忆。记得我19岁那年,去福建建阳打工,在章墩香料厂基地除草,那刚开发一二年种植山苍子树的山上,漫山遍野全是蓬蘽的灌木。我们一边采吃着这些鲜果。可吃也吃不过来,然后一边又要除掉这些灌木。鲜红的超大个的果食毁在地上,甚是可惜。 蓬蘽的根系生发很快,只要见有一株生长,一二年之内就繁殖成一大片了。这不,小店边上的小花园里生长着一大片蓬蘽灌木。这些天来,小外孙一放学回到店里就急不可耐地跑到小花园里去,寻找采摘着他最爱的蓬蘽鲜果。看他那开心快乐的样子,仿佛我又见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身影。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