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周勇
浙江森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2024-04-12 02:45
浙江杭州
关注
#晚潮#
尔滨,你好 周勇 从太平机场坐大巴进哈尔滨市区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5个多小时的飞机,坐下来确实足够累。但一想到哈尔滨零下27度的低温,我的脑子里不断浮现这样的场景:某人打开一瓶水,往室外空地一泼。那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定格在空气中…… 还有就是冰雕,满大街都是厚厚的砖头样的冰,可以拿来做精美的艺术品。 机场大巴把我们带入市区,在一个街口公交站停下了。拖着箱子,我和女儿转了几个路口,导航把我们带到了所住民宿。我对女儿说,早点睡。明天一早还要玩几个地方。 拿着手机,规划了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不知道冰雪大世界还有没有门票么,听说要预定。前台一问,才知道要280元,还得加上60元排队费用。人太多,必须找人帮忙排才行。女儿说,不一样要去,看看别的地方,也行。 早上,存了行李。我们跟着导航来到哈尔滨又名的道里菜市场。说是卖菜,其实有很多早点,可以说汇集众多特色餐饮品牌。鸡西辣拌菜,黄金烤馍,大饭包,麻辣烫,四川拌菜,炸里脊,红豆小打糕,脆皮无水小蛋糕……我们转了半天,点了份面食,还有熏肉大饼,吃的是嘎嘎的。豆皮、熏肉,拌菜,卷起来吃,满嘴一溢香。12元一份,经济实惠。 外面天寒地冻,走出厚厚被帘覆盖着的道里菜市场,我们来到一街之隔的索菲亚教堂。教堂全名圣·索菲亚教堂。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该师撤离后,隶属哈尔滨的东正教会。1907年,由俄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6万卢布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建一座木制教堂(现已毁)。由于教徒数量增加,1923年又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典礼,1932年落成并保留至今。 扫码预约之后我们走进教堂,里面的建筑属于拜占庭风格。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墙上的画是《最后的晚餐》,还有《耶稣受难像》。抬头仰望,教堂的主穹顶有48.55米,给人以耸入云霄之感。几盏吊灯垂下来,看上去古朴大气。教堂正门篷顶为钟楼,悬挂着1大6小共7座乐钟。那座最大的乐钟由响铜铸成。乐钟重达1,8吨.最大直径为1.425米,临近钟耳和钟的底部装饰的是规则花边。钟的中部雕有4个圣像,以8个规则的莲形花边上的古俄文注明的是铸造年代,6座小乐钟可以奏出6个不同音符,每逢重要宗教节日,敲钟人把7座钟槌上绳子系于身体不同部位,手足并用,有节奏地拉动钟绳,铿锵的钟声响彻云霄。 此时唱诗台上正有一个中国小伙与一个俄罗斯美女在演奏乐曲。俄罗斯美女一曲《梁祝》,令人如醉如痴。下伙子在弹奏钢琴,有时也来上几句。下面的人跟着唱,气氛非常融洽。演奏的旋律优美,令人动容。 出得门来,回望教堂。但见其巍峨庄严,在早春的寒冻里,教堂的凝重感更深更有古朴的味道。 和女儿在中央大街处买了马迭尔冰棍。价5元。到中央大街,太阳已经露脸了,阴霾散去。大街上都是年后节庆的人群,外地的游客也多起来。因为冰雪大世界。把外地人的热情点燃了。第九届亚冬会也将在这里开幕,时间定在2025年2月7日,围绕这个主题,中央大街有几处冰雪版宣传展。哈尔滨亚冬会的吉祥物是滨滨和妮妮,是两只可爱的东北虎。滨滨代表冰上项目,妮妮代表雪上项目, 寓意为“哈尔滨欢迎你”。我注意到大街两侧的宫灯,垂于路灯两侧,古典优雅。在路中间的树上、过街横杆上,悬挂着鱼龙灯和棋子状的灯饰,上面写着“吉祥如意”等字样。五颜六色,精美异常。 当然,更美的还要数这儿的冰雕作品。秋林·里道斯商标的红肠食品是有名的特色视频,边上就是一个绅士在坐马车冰雕,先生和太太坐在马车上,前面是驾车的车夫,三人仿佛要去出行样子,衣饰、帽子轮廓分明。雕刻精美,显示出滨城独特的冰之魅力。另外还有高大的白酒冰雕,龙形雕塑。无不精美异常。 我们走在大街上。体会"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被称为"亚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一百多年来,不仅是一条老街、步行街,更是建筑艺术博览街,中央大街曾被授予"国家人居环境范例最高奖"。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构成人们心中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也成了老哈尔滨人心中永远迷恋的情结。 欧洲风格满布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汇集街内,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地区最著名的街道。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据说,中央大街一共有71座欧式风格的建筑物。 走到街尾的斯大林公园,松花江已经是冰雪封冻。望上去给人以苍茫浩阔之感。此时看不到飞鸟,公园里的树几乎都是光秃秃的。松花江边上,还有码砌的厚厚冰块,在等着人搬运。过江缆车,此时在缓缓运动。 此时,我的心里不免对哈尔滨这个名字有了疑惑。《哈尔滨考》考证:“哈尔滨”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州地名考》记载:据说沙俄设置哈尔滨市街建设局时,曾经对地名的设置花费了很多的脑筋,巡视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落,并向当地人寻问了地名,当地人称此地为哈欧滨。同时沙俄也曾设想了许多名称,但都未采用。最后取名为哈鲁滨。1900年制作的地图上就出现了“哈鲁滨市街”的名称。“哈鲁滨”系满语“鱼网”的意思。“荣誉”也罢,“鱼网”也罢,还是今天的“尔滨”也罢,叫着亲切,像自家亲戚,慢慢的,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名字了。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在我们的印象中,哈尔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魅力让我们感动,晚间在巴洛克美食街的锅包肉也让人陶醉。哈尔滨的菜蔬盘大量足,我问过小店老板,他说如果量小,本地人是不会来的。 北方人饮食习惯,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当然,我觉得还是东北米饭更好吃。对我这个平时都买东北黑龙江五常大米的人来说,一下子回到了米之故乡,多少有种获得感。此是后话了。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