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戈
浙江省部属高层次人才,正高级经济师
2024-03-09 13:45
浙江杭州
关注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晚潮#
城山怀古 潘文奇 江南的春天总是从阴雨绵绵开始,沉浸在连日阴雨中,人都觉得腻烦,憋得慌,总想出去走走。难得天气放晴,不见山花灿烂,也要去感受燕语莺声。 翻出之前山友推荐的一条线路,对照地形图,对行走的线路做个梳理,计划从城山广场上山,沿山脊线从东到西,穿越越王城山整条山脉。现在的越王城以前叫固陵城,据说,此山原为2500多年前春秋晚期,越王勾践筑城屯兵拒吴之地,故称越王城山。山上有越国大夫范蠡所筑的固陵城城垣,利用原山脊走向依次夯土筑城,是当年越王勾践重要的军事要堡,比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早200多年,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本世纪初,友人在宋城负责筹办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那时候,休博园在杭州很热红火,有一次,我去看他,他带我参观了建设中的宏伟工程。现在的湘湖底下,原来有烟囱高高矗立的砖瓦厂,周边是萧山农村民房,零星散落的湘湖,水位也不高。友人介绍了湘湖旅游发展规划,动员我买威尼斯水城的房子,而我却看中了苏黎士小镇。2005年我买了房,房子依山傍水而建,居住清净,想象将来可以用来养老,湘湖就是后花园。每天早上在鸟鸣中醒来,慢悠悠的漫步在湘湖之畔,看平静的湖面上鸳鸯戏水,听大树枝头百鸟朝鸣,春看百花盛开,冬看飞雪飘扬。和我一起看房的另一位朋友也下了决心,于是他买了房子的上叠有了天,我买了下叠有了地。朋友也在杭州做地产生意,在自己装修房子时,顺便也把我家一起做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我来看过开幕式,房子装修好之后,我还曾带父母和兄弟姐妹到杭州玩了一次,就住在这里。友人给我们安排游览宋城,观看“宋城千古情”,父亲很高兴,说那是他一辈子看过最好看的戏。 当时杭州地铁一号线还在建设之中,房子周边很清净,地铁开通后,地铁站周边热闹了起来,湘湖地铁站成了人员流动枢纽。十三年后,我来到杭州工作,疫情期间,我和女儿就住在那里。不久,女儿有了新的房子,我把房卖了,钱进了股市,进股市后的故事,就不想再提了。湘湖的变化,我也算亲历了一回,房子卖了之后,湘湖去得少了,再后来,风情大道高架开通,湘湖隧道通车,湘湖区域和滨江也就连成一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从熟悉的地铁一号线终点站出口,打个车,一会儿就到湘湖景区城山广场,硕大的城山广场,临湖有城山怀古的牌坊,从越王城山的大门进山,平整整洁的石板台阶一直向山顶延伸,拾阶而上,透过茂密树枝的上空,一只巨大的老鹰张开翅膀,在天空上翱翔,不一会儿,我看到了“越王城”的门牌。 从越王城门牌进去是一条平缓的步道,一个有三匹马雕像的池塘,就是传说中越王“馈鱼退敌”的“洗马池”,洗马池后面就是“越王祠”。越王祠的大门开在侧东面,大门对面是一个钟楼,挂着一口大钟,大门里正面是大殿,大殿内有越王勾践和文种、范蠡的雕像,左侧殿内有关于越王勾践的史书记载,院子右侧有个碑亭,里面立着一块古碑。明末清初时期,这里建有城山寺,后因战乱被毁,这块古石碑为城山寺遗物。 从越王祠西侧后院门穿出,是通往古城墙的石阶路,走完石阶要上长满树木的黄土坡,山脊线上,一条土路露出黄土,脚下就是春秋时期越王的古城城垣。我在南北城墙间来回奔波,试图找到通往目的地的出口,在确定往“卧薪尝胆”方向走后,我沿平整的石阶下行,来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一片石壁下的一个小石窟。 从“卧薪尝胆”出来我继续沿着石板台阶走,路口指示牌显示象山码头方向,我观察了一下,周边没有岔路,便沿台阶开始向下走。当我几乎是下到半山腰时,导航语音提示,我已经偏离线路一百米,再把APP放大来看,确实偏离的有点远了。徒步遇到最绝望的莫过于走错路要回头,我艰难地爬回到岔路口,来回找,始终找不到导航显示的路。在一个路边垃圾桶边上,看似有人踩过的痕迹,我绕过去,终于看到一条很小的野路,树枝上挂着一条蓝色小飘带,一个户外组织留下的路标。 一条完全是人工踩踏出来的野山路,连日阴雨,路面枯树叶有些滑,山友发帖时就建议带手套,说有时可能要手脚并用,对于野路,我还是比较自信。下山穿过一个农场的果园,到了一条公路上,这便是井山坞路。徒步最枯燥莫过于走公路,1.5公里的公路,穿过一个农场的大片菜地,终于找到通往老虎洞山的进口。 这是一条土路,道路窄的地方有两米,宽的有五米多,两旁是树木,有点像隔离带,把两边的树林隔开。上坡的路很陡,一步步向山顶上走去,每到一个高点回头看,山下风景映入眼帘,一览无余。爬升将近200多米,到了第一个山顶,放眼望去,南面是湘湖,水面平静如镜,湖光山色两相映,如“潭面无风镜未磨”;北面滨江,道路和高楼纵横交错,来来往往,车流如织。遗憾的是,雾霾天气,总是觉得远方的景色,被一层灰白的纱笼罩着,让人看不彻底。随着海拔的升高,道路慢慢变得狭窄,翻过一个山顶,沿着山脊线上上下下,道路崎岖,有些路段是在花岗岩的岩石背上通过。一路过来,爬山、观景、拍照,速度一直快不起来,不知觉中已经到中午时分,路程只走了一半。我停下来给自己补充点能量,包里可以吃的只有几片巧克力和一瓶水,一瓶自己用运动饮料和维生素功能饮料调制的特殊饮料水。 翻越癞子山山顶和华眉山山顶的那几段路很陡,快到山顶那段,坡度有80多度,两座山的山顶差不多高,海拔都在220米左右。过了两座山顶,我掏出手机看,离设置的终点还有3公里,按正常速度行走,估计到达时间要下午两点。我担心,就靠魔水和几片巧克力,会因为摄入能量不够引发低血糖。沿途没有补给,也没有几个行人,这种担心慢慢成了恐惧,我努力地自我暗示,一边放慢速度控制节奏,一边想找一个出口下山。 过了华眉山下到山岙的时候,我看到有几树白白的细花,查了一下叫白鹃梅,花朵雪白成丛,婀娜多姿,甚是好看。前面过来一位男士,我问:“前面距离老虎洞山还要翻越几个山头?”他说:“翻过前面两个山头就到了。”至于下山的路,他说他没注意,野路应该会有的。我抬头看前面两个山头,没有刚刚翻越的癞子山和华眉山那么高,那么陡,看看自己的体力还行,我一边慢慢往前走,边走边看,一般情况,下山的路都会在山岙处,却始终没有找到。导航显示前面的山头就是老虎洞山,迎面又来了三位登山者,他们告诉我,老虎山山顶旁有条路,可以下到莲华寺,再从莲华寺下山。我上了老虎洞山山顶,找到那条小路,往寺庙方向下山。 从老虎洞山顶下来不到十分钟,有一大片裸露的花岗岩石,爬上岩石,举目远眺,四周风景尽收眼底。从这里往寺庙走去,在寺庙最高处与屋檐齐平的悬崖边,有一条人工铺设的平整道路,向前走几十米,就是老虎洞。老虎洞是悬崖峭壁向下延伸的一个洞,洞不大,往下容不了一个人的身子,峭壁上有“虎洞山”三个字和一头老虎塑像。 位于闻堰镇老虎洞山的莲华寺,旧称莲花庵,又名老虎洞。寺庙建于哪个年代已无从考究,有记载,该寺重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时称莲花庵。抗战时期,日本军队筑堡占据,尼师逃尽,文革期间又遭劫毁。现在的莲华寺,很多牌匾题词,书法精湛。莲华寺面朝湘湖,镶嵌在犹如一把巨大椅子的山坳里。 下了山,朋友开车来接我,车子沿湘湖边越王路行驶。一边是山,一边是湖,山里到底隐藏有多少英雄人物?湖底到底沉浸多少历史故事?越王城山上的大树在风吹拂下,摇摆树枝向我挥手,映在湖里的小桥,在水的皱褶中朝我微笑。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