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晚潮# 第一次看到大海 孙炜 小时候经常唱一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每次唱的时候,总想看看,大海究竟长啥样的,到底有多少大?年纪大起来了,歌词里有“大海”的歌越来越多,朱明瑛《大海啊大海》,那个抒情啊!直把大海比妈妈,感人至深,但我却没有看到过大海。 参加工作后,出差去了很多被称之为“海”的地方,到了北京有中南海,还有北海,走近一看,根本不是歌词里面唱的那种大海,实际上是被冠以“海的名字”的人工湖。到了四川九寨沟,大概是那些藏族同胞太喜欢海了,可能是没有见过海,因此就把大山沟里的一洼洼的湖叫“海子”。那时还没有去西藏,看到书上藏民把大的湖泊叫什么“措”的,如“那么措”,这个藏语译音的“措”还是海的意思,但真正的它不是海,是高原湖泊。 说起来不要说别人不相信,就连自己都不相信,浙江不是在东海之滨吗?怎么会看不见海,可那实实在在就是没有看见呀!总算有一次要到宁波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那不是看海的极好机会吗?那地图上宁波就在海边呀!因为要看海,激动了一个晚上没有睡好,但是到了宁波,去了三江口,还是没有看见海,说是东海还很远,要跑到镇海、北仑才能看到,心里一嘀咕:海占了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以后一定有机会再看到大海的。 有一次顶头上司问我,听说你没有看见过大海,我说是啊!他哈哈大笑,一拍我肩膀说,真没有想到你连大海都没有看到过!他说看海都看厌了。顶头上司是镇海人,当兵又在东海舰队,年轻时一天到晚跟海打交道。他还跟我讲舰艇出海,日日夜夜生活在海上,没有荤菜了,就拿大米、油、盐跟渔民交换鱼的故事。 有机会去舟山朱家尖搞会议地址踩点,因为我没有见过海,顶头上司有意安排我前往。作为一个浙江杭州人,钱塘江口杭州湾并不远,却至今都还没有看见过海,虽然很惭愧,但是终于能看到海了,也从内心感到高兴。打开家里的一张浙江省地图,拿着放大镜细细地查看了舟山的岛屿,因为看得还不够细,又专门跑了趟新华书店,买了一张舟山地图,才把定海、沈家门、朱家尖等岛屿的名称查了个明明白白。 车行至宁波北仑海边,一眼望去都是土黄色浑浊的海水,数不尽的岛屿,难以接受的海腥味,并没有一望无际,浩瀚无边,波涛汹涌,气吞山河的大海的样子。心里在说,这哪是大海?就象杭州的千岛湖,根本感觉不到“大海啊大海”这种气壮山河的气势。 难道大海真是这样吗?当我乘坐的车辆穿过定海市,到达沈家门时,才看到大海的真正面貌:“大海啊大海”气吞山河的气势出来了,一望无际,蓝色的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巨大的声响。翻过沈家门至朱家尖大桥,浙江省共青团朱家尖营地就在那里,营地的前方是十里沙滩,蓝色的海浪反复亲吻着黄色的沙滩,沙滩与海浪相接处是一条白色的浪线,远处有几艘白色的帆船骑浪而行,沟勒出一副美丽的海景图。 第一次看到大海,被大海的美丽所慑服,被大海的气势所震憾,被大海的博大所倾倒。省共青团朱家尖营地负责人带我参观了营地的沙雕和海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告诉我,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沙雕艺术家来朱家尖沙滩制作沙雕,沙雕以雕塑动物为主,各种动物都有,当然,最多的还是海洋动物,如海狮、海马、鲨鱼等大型动物,各种雕塑栩栩如生,那是海岸的一道靓丽的风光。 海产养殖基地规模很大,主要是海洋鱼类,其中有一部分是专门供观赏的。我平时就喜欢看动物世界,也很喜欢看海底世界,对观看海产养殖基地很感兴趣,看着那些美丽而奇奇怪怪的海洋鱼类在海水里游来游去,内心之喜悦溢于言表。我一面看着海洋鱼类习性的说明,一面反复向讲解员提出问题,如鲨鱼背上老跟着鲨鱼游行的小鱼,为什么鲨鱼不吃它?讲解员说,它们是共生鱼类,鲨鱼背上的小鱼可以吞吃鲨鱼身上的寄生虫,有利于鲨鱼健康,因此,鲨鱼不会吃掉它。 作为医者,我也询问了海洋污染情况,说是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黄鱼大量减少,已经很少有野生黄鱼了。 蓝色的大海,美丽而辽阔,是生命之源,保护生态,让海洋永远美丽。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