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晚风
任思绪随风流淌
2024-02-02 00:26
浙江绍兴
关注
仓桥直街寻绍味 任岗
#大运河,请听我说#
因为祖母当年住在绍兴,小时候我在绍兴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跟着祖母在绍兴街巷的石板路上行走,绍兴的台门中进出,夜晚听着“卜卜”的敲邦声入睡,绍兴在我幼年时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绍兴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在心中,这是我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的根之所在。去绍兴的次数多了,自认为对绍兴的市区还是比较熟悉的,可城市建设的发展,绍兴这个城市也让我有些陌生了,一幢幢高楼的崛起,城市不断的外延,绍兴也与其他城市类同化了。心目中的古桥流水、青瓦白墙、石砌台门正在远去。忽一日想去绍兴的老街巷中走走。就想到了仓桥直街。 其实仓桥直街在我心目中远不如祖母当年所住的东街地位高,想当年东街那门口的南货店,出门不远的东双桥,再远一点的八字桥,这些才是老绍兴的标志,就连马路,仓桥直街也比东街再窄小的多,只是近年来东街变的冷落,虽说老房子仍有很大部分保留着,东双桥车来车往,但人气要却显得日益冷清。倒是仓桥直街变成了绍兴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了网红之地,就去仓桥直街看一看是否还有记忆中老绍兴的模样吧。 从胜利路边的入口进去,已成为历史街区的仓桥直街果然热闹非凡,两边的店铺林立,很多商店打着绍兴传统特色的名号热情地招览着客人,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店主的招览声中走走停停,也有的拿着手机找寻着恰当的角度,古桥上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摆着不同的姿势拍照留念,街道上溜光的石板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两边是老绍兴传统的青瓦白墙和石台门,住在里面的人们似乎没有受到外面的影响,享受着自己的生活,街道比我几年前来的感觉要热闹的多,而商业气氛更是浓郁多了。 作为历史街区,这里与杭州的小河直街差不多,又都依傍于大运河的水系,因河而生,传统的、新兴的商业模式相掺合,人们来这里大多就是消遣、游玩,但老居民的存在,让这里更多了一种老街的历史感,曾经在这里的传统老店如震远堂、老钱家妇科尚开门接客;保留的老台门;绍兴老字号酒店的经营,僻静的巷弄深处,传承着一代代绍兴人的生活,这都让人们领略到老街的传统风情。 绍兴特产中最蓍名的当属黄酒,街巷中充斥着各种黄酒和以黄酒为基础的酒类衍生食品。而与黄酒相齐名的绍兴食谱中的“酱、霉、醉、臭”系列产品,酱肉酱鸭、霉千张霉豆腐、醉鱼醉鸡、臭豆腐,这些食品无不让外地客人张惶失措,而本地人却欲罢不能,在古街上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游人纷纷排队品尝。 用鲁迅笔下的人物名命名的孔乙己酒店,用黄酒、绍兴传统食材装饰起来的大堂,赫然在醒目的地方布置着孔乙己四种写法的“茴”字,这是以经营绍兴传统菜肴的酒店,候餐的游客在门口排队,来绍兴古街品尝绍兴佳肴是必然的。阁楼上唱着越剧,酒店古色古香,富丽堂皇,游客们听越剧、喝黄酒,沉浸在古城传统的的氛围中。 老街中还有不少当代绍兴籍名人的史料馆、陈列馆,以及用于艺术展示的展览馆,为老街注入了艺术和人文的元素。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郦学研究泰斗、浙大终身教授陈桥驿是绍兴人,为中国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史料陈列馆就在老街中。因工作关系,在几次会议上见到过老教授,他很健谈,会时不时地说上几句英文,对家乡很关心,特別是对绍兴水文化、浙东运河文化的挖掘,有其独到的见解。张桂铭,绍兴籍著名的当代中国画画家,曾任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其过世后在仓桥直街中设立了张桂铭艺术馆,馆名由吴冠中亲笔题字。 绍兴在历史的潮流中前行、变化,但绍兴的传统文化也在变化中代代相传,老街浓缩了这一过程,让人们得以品味绍兴的过往和当下,在这里寻找老绍兴的滋味,留一份念想,带一丝牵挂。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