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如镜
明朝有意抱琴来
2024-01-18 07:37
浙江绍兴
关注
建设有趣的孤岛 《岛上书店》留下名句:“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而生活在世界上的意义,则被阐释为“如何成为一座有趣的孤岛。” 数字时代里,如何成为一座有趣的孤岛?我在思索。 从古至今,信息传递一直都有,而且传递方式越来越便捷,我们每个人所能获取的信息,也从那一尺素绢拓展为无比广阔的网络世界。信息的海水涨落,在我们的海滩上留下知识的馈赠。孤岛上的少年提着篮子兴冲冲地赶海,此刻,这个海岛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有趣”二字。然而,随着信息获取的海滩全面拓宽,波涛汹涌神秘莫测的互联网之海,也不时带来海啸般的网络暴力,或是暴风雨后满目疮痍的断裂的海蚀柱和坍塌的海蚀崖,了无生机。有时,即使没有这些大风大浪,赶海者却拾起那些再常见不过的贝壳。日复一日,则这座海岛充满了熟稔而重复的空虚。这种贝壳我们通常叫做“网络快餐”,纵使拾起时有所喜悦,也禁不住久放,否则,只能得到名为“精神贫乏”的白化贝壳。 那么,在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的今天,我们又当如何坚守初心,建设有趣的孤岛呢? 首先可以考虑小心应对信息之海。筑起数据安全的防波堤,行走在海岸上时也要格外小心,这是防止网暴的海啸侵袭孤岛、造成损失的关键一招。 此外,还可以扔出漂流瓶,寻找与其他孤岛的连接。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不同,因而孤岛们远隔重洋。而漂流瓶式的交流可以使孤岛间建立联系。抛与捡,正是一种伯牙子期式的应和。这种知音关系的建立,为孤岛添上了一抹明亮而充满趣味的色彩。在潮起潮落无比迅速的今天,这种交流弥足珍贵。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做聪明的赶海人。赶海要会抓住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撷取互联网大潮带来的最新鲜有用的鱼获。例如,像螃蟹一样鲜活犀利的热点评论文章,能带给我们冷静的全球视角。又如像牡蛎一样鲜味悠长的历史评论文章,能带给我们博古通今的知识和理性的唯物史观。再如像龙虾一样鲜活有力的科学新发现,能带给我们未来的方向和蓝图。至于那些五彩斑斓的贝壳式的“网络快餐”,不论捞起时多么欣喜,终究难逃褪色遗忘无所适用的命运。 另外赶海时也要注意能消化的量,倘若不能吃下的部门日久发臭,那只能给孤岛徒增负担。 最后,把目光投向信息海之外,也可以看看岛上郁郁葱葱的纸质书森林。“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莎士比亚这句话永不过时。看纸质书,拂过历久弥新的诗句和散文,或是有趣的小说故事。当看完的书垒成一摞,空虚感自然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怡然自安的有趣灵魂。 从容面对那碧蓝的网络海水吧,为孤岛筑牢防波堤,抛出漂流瓶,仔细挑选鱼获,不忘漫步书林,相信我们的孤岛会在潮水一遍遍的涨落冲刷中打磨出最瑰丽的底色。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