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周勇
浙江森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2023-11-20 16:32
浙江杭州
关注
#晚潮#
千古桃花成一剧 周勇 这是怎样的艳冶时光。男人一生恐怕就在此时最高光了。为了表达他对她的一腔真情,摊开宫扇,他写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好友杨龙友看罢即大笑,“朝宗兄,你明摆着就是在夸香君嫂子呢!不过今朝不夸,洞房可就没得进了,哈哈!” 这时节,好友丁继之、沈公宪、张燕筑和李香君闺蜜卞玉京、寇白门、郑妥娘都击掌称好的时候,早有丫鬟报之于李香君了,说侯公子为你写了一首好诗相送…… 当然,对于崇祯朝的落第公子侯方域来说,确实是他莫愁湖边的偶遇和佳得。他也要感谢杨龙友。侯方域美妙地想呀想,一副春风得意的表情。 想着想着,台上的这一出《桃花扇·眠香》中的侯公子朝宗化为台下看戏的孔尚任隐士了。当然,侯方域的赶考落第和孔尚任的人生又何其相似。顺治十五年,他10岁。最崇拜乡贤贾应宪,贾是明末清初著名鼓词作家,他随心改写经典,大加评伐,比如对孔子的评说祠“他已成了古今文章祖,历代帝王师。可是只生了一个儿子却早逝了。”贾的狂狷性情与方式深深影响了孔尚任。他发誓,自己以后要写一部可以说唱的剧本,把自己的理想和世界观告知于天下人。 自然,孔尚任的父亲孔贞璠也是影响到他的一个人,父亲和一帮明朝遗老时常聚会,谈论前明是非。他的重气节的品格、忧世的心肠、归隐的行为也影响着孔尚任。加上孔尚则,他的族兄,给他讲了很多关于明朝的故事。在孔尚任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为历史说唱的文学种子。 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37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39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户部各委的副职)。经过数度努力,三易其稿,康熙38年,52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该剧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 谁曾想名气也是双刃剑,同样,在孔尚任身上得到印证。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52岁升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不到一月即被人献谗罢官。“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 后世人分析,孔尚任的仕途之所以不顺,大概是受了别人的诽谤所至,这和诗句对他的评价是相似的。你口赞明朝遗事,不就等于是不甘心今天的大清朝开万古基业吗?你不是在骂当时的皇帝吗?这么一下,孔尚任知道自己把侯方域的帽子扣到自己身上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惦记着有一天康熙皇帝偶尔想起自己,或许有抬头之日。 不过这个愿望总是渺茫的了,孔尚任在京城里闲居两年后。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54岁时回到老家曲阜石门山,从此过着隐居的生活。 此后16年,《桃花扇》已经被反复演出,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悲剧故事不断发酵,成为了与《牡丹亭》《西厢记》、《琵琶记》《长生殿》等齐名的“五大名剧”之一。 而经过10余年多次增删修改成的《桃花扇》,也在他61岁(康熙48年,1709年)那年,由津门诗人佟蔗村资助,《桃花扇》刻版印行,一时间洛阳纸贵。孔尚任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志向,因作品成名,为天下人所熟知。 以今之眼光看孔尚任,他的一生与剧中人侯方域命运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侯方域出身名门,“家道才名,皆称第一”,而孔尚任呢,为孔子64世孙,贵胄之后。孔的以讲经入仕时带有偶然性,这也与侯方域的犹豫和妥协的命运有着诸多契合地方。《桃花扇》结局:南明亡后,使入狱入宫的侯、李得以重合,最后他们却割断儿女私情,双双入道修真。这个结局与孔尚任后来的罢官回家也是奇妙的如同一辙。当然,这恐怕也是孔自己所想不到的。个人觉得,这恰恰就是以真实背景架构的《桃花扇》的经典绝妙之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须知世间事莫不如是。 梁启超在《小说丛话》一文中评价这部剧本说:“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如今看来,孔尚任历时多年写就的华著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试想,即便世事如此变幻数百年,一个作家和他的一部佳作仍能盛行于世,确实已经足够了。孔尚任和他在松柏深处的高大坟茔剪影,成了笔者想缅怀这位戏剧大家的点点心结吧。算起来笔者是2020年10月20日去山东曲阜孔墓也祭奠过孔大家的。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