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周勇
浙江森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2023-09-19 06:11
浙江杭州
关注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晚潮#
神仙打架的嘉祐二年龙虎榜 周勇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年方21虚岁的苏轼携弟弟苏辙自眉山启程前往汴京应试。临行前,程夫人虽染疾,仍然劝勉苏轼。“记住姆妈讲过的《范滂传》?我的儿子如果能成为范滂,我难道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范母为成全儿子的志愿而自杀)吗?” 苏轼点头说:“姆妈放心,儿子谨遵教诲。一定会为国立功,精忠大宋。”苏轼见母亲满意,又补了一句,“我也会照顾好辙弟,我们路上有伴的。” 程夫人吩咐,待苏辙有了功名之后,母亲定当为孩儿择门当户对女子成亲。 苏轼笑着打趣说:“幺弟啊,你看姆妈对你多好!中了皇榜有得堂客好找了。你哥我就惨了,除了圣贤书要背,啥子都没得!” 程夫人也笑了,“快去和你新堂客道别吧,有了功名,苏王氏好给你养个大胖小子!这就是礼物啊。” 苏轼笑着说:“谢姆妈吉言,我们高中之时,便是举家团聚之日。山高水长,万望姆妈保重身体。少生事端,早日康复!” 这话真是应验了。这一年冬天的礼部考试。主考官正是德高望众的主考官欧阳修。 科举考试在宋朝时,可以说到了辉煌时期。“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这一次的礼部选拔考试。苏轼写了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选一部分:“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行于刀锯之所不及也。”意思说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苏轼认为赏罚也要看人,不见得界分明确。 其二部分:“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意思说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 苏轼的文章力陈赏罚之义,提出“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的观点,有根有据,论证严谨有力。 苏轼的这篇文章得到阅卷官梅尧臣的赏识,但是这一届优秀试卷太多了。梅选来选去无法敲定,最后只好请欧阳修定夺。欧阳修时为朝廷重臣,一看这篇文章,禁不止为作者见识之睿智,论证严密,考据有度而折服。大笔欲判为第一,后来一想,这篇文章的风格跟自己的弟子曾巩挺像的,不忍为别人作为把柄,留着遗憾权且判为第二吧。于是对梅尧臣说:“梅兄今年真的是文章太多,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姑且为第二,也是有点屈作者之才了!” 嘉佑二年(1057年)春闱,朝廷放榜。这一榜下来,可谓是贤者如潮,智者打架。 请看这一次放榜的有关数据。40万人参加,取进士388人。在录取的名单中,有苏轼、苏辙、张载、程颢、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蒋之奇等10大进士。 前面5位大家熟悉大文豪、思想家俱在,自第六开始介绍。 曾布:上榜理由:曾巩的弟弟,王安石变法的主力干将 第6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太常博士曾易占之子,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同时担任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 第7吕惠卿:上榜理由:王安石变法二号人物。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汉族,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后因事生恨;宦途起伏不定,后半生一直在朝外辗转,历任翰林学士、知军器监、参知政事、知太原府等职。 第8章惇。上榜理由:鹰派人物的代表。 章衡、窦卞、罗恺(1035年—1106年1月2日),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 如果嘉佑二年科举是选美的话,那么长相俊美的章惇绝对金榜题名。他是少有的才貌双绝的大才子,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但是更让他名扬天下的是他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他以强硬狠厉出名,严刑峻法控制言论。两袖清风的章惇在执政期间建树颇高政治、文化、法令、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但他的强硬作风差点给宋带来了灭顶之灾,几乎引得辽军南下结束了上百年的和平。但是他又在出兵西夏、吐蕃等国,而且战绩彪炳。 苏轼年轻时和章惇是好朋友,俩人游山玩水,是一对好基友,章惇儿子还是苏轼的学生,有一次章惇与苏轼外出游玩,到了一条深涧。两侧绝壁万仞,道路断绝,下边湍流翻滚,只有一条横木为桥。苏轼两腿发软不敢过,章惇却无动于衷地走过去,从容在石壁上写下:“章惇苏轼来游”。事后苏轼对他说:“子厚(章惇字)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连身家性命都不顾的人,还怕杀人吗?”然后苏轼果然没说错。后来章惇掌权,对政敌下狠手,也把苏轼整得死去活来。 第9王韶上榜理由:恢复大唐荣光的名将。 王韶(1030年4月3日—1081年8月1日),字子纯,号敷阳子,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北宋名将。 第10蒋之奇。上榜理由:耿直干练的清官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蒋堂的侄子。嘉祐二年(1057)考“春秋三传科”中了进士。官太常博士,后又考中“贤良方正科”,升为监察御史。宋神宗即位,转为殿中御史。因听信人言上书弹劾欧阳修而成诬告,贬官为监道州酒税。 这些人中《宋史》有记载的名臣为24人,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其中任宰执的有 9 人,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政治家都在列了。 嘉祐二年的进士榜中,一等甲第的前三甲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老苏在宋仁宗的法眼中虽然不在一等甲科,位居乙等进士。但是他们兄弟这一榜名单中,除了苏轼兄弟,还有曾巩曾布兄弟,章惇章衡叔侄。这个张惇蛮有意思的。章惇和章衡是亲戚,章衡是章惇的族侄,章惇从小就被人说是当大官的性格品性,而且文采飞扬,人长得也英俊潇洒,特别的自负,当时很有名望。但是嘉佑二年科举章衡是状元,章惇羞耻与考不过自己的侄子,拒不受敕,扔掉敕诰回家。在嘉佑四年再考,果然是一甲第五名,开封府第一名。整个科举历史,只有两位刷状元的。这是其中一位。 苏轼虽然没有过宋仁宗法眼,弄了个进士二等。可在嘉佑二年的科举中,以后人标准来排座次,他当之无愧应该是成就最高的了。当苏轼把消息传到家乡眉山,程夫人高兴极了,两个儿子高中进士,光宗耀祖啊。不幸的是这一年,48岁的她病逝于老家,为家操了一辈子心。 嘉佑三年(1058年)苏东坡的发妻王弗生下儿子苏迈,算是给苏家添了彩。后来苏迈也很争气,26岁便中进士。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