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江浙一兵
风语阁潮圈宣传大使 自由撰稿人 湖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2023-09-17 10:43
浙江湖州
关注
已被收录至「晚潮」精选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已被收录至「晚潮」精选
已被推荐到首页「文娱」频道
乡土散文丨儿时面食里藏着乡愁 作者/江浙一兵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鱼米之乡的扬州里下河地区的宝应,面食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尤其是早餐,煮粥干面饼更是绝配。 故乡的面食制作大体分为面条类、面饼类和糕点类,就面条而言花样可多啦,有小刀面与宽刀面之分,又有干面和水面之别,还有机压面和手幹面之差,且面条的制作也有所不同,有汤里加点盐花蒜叶酱油的扬春面、也有韭菜鸡蛋面、青菜鸡蛋面,还有高档一点的长鱼面、鸡汤面,每一种味道都很鲜美,也是儿时最常吃的一种主食。这些都是母亲的拿手活。 我们家那时有6口人,我们父子仨一个口味,两个姐姐和母亲一个口味,偶尔吃一顿面还是比较喜欢的,尤其是吃面疙瘩汤和面糊涂,父亲和我们哥俩是最讨厌吃的,究其原因还是油水偏少的缘故,尽管母亲配些南瓜、青菜之类的食材加入面食,但总没有白米饭那样好吃。 母亲吃面糊涂有一绝,吃饭时盛上一大碗,稍凉一下,三下五除二一碗面糊涂就下肚了,且碗都不带洗的,没有一点浪费,舔的干干净净。我时常学着母亲的样子舔碗,总感觉舌头不够长,常常舔成了一个胡子嘴,逗得哥哥姐姐们笑的前俯后仰,我也索性不再添了,免得落下笑话。 面饼类的面食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摊的干面饼,制作之前,用一只空盆子装上面粉,用水和成稀糊状,大铁锅烧热后,把面糊倒入锅中,迅速用锅铲由底至上摊成一个圆圈,待饼起香时,加入菜籽油和鸡蛋液摊匀,略烤一会儿,用刀将饼划成棱形状起锅即可。吃起喷喷香、棒棒脆,吃粥是绝配,且特别耐饿。干面饼一般作为早晚吃粥的点心,我特喜欢吃,如今我也常常试着做,却始终做不出母亲的味道来。 除了干面饼之外,母亲还会用米粉做淌兆饼、锅贴、水饺之类的面食,尤其是水饺只有在过年过节或家中来亲戚时,母亲才会到东桥头肉摊上打上半斤多肉,割些韭菜,包上一顿饺子,那时吃上一顿饺子能回味三五天。那本韭菜伴着黑猪肉真叫一个香,现在吃饺子完全自由了,却再也吃不到母亲包的那种饺子纯正的味道了。 要说糕点类,儿时算是比较稀罕的就是大糕、粘食子饼和菜肉包子。每到年关将近时,再穷的人家都会浸泡一缸糯米和籼米,混合磨成粉,请师傅上门蒸大糕,寓意年年高的意思。尤其是刚开笼的大糕,松软粘牙吃起来特别有劲道,母亲总会第一时间让我们抓一块解解馋,这也是父亲和我们哥俩最喜欢的美食,还有粘食子饼,可谓是百吃不厌。现在母亲不在了,姐姐每年都会从老家给我带点来,还是我儿时爱吃的那个味。 菜肉包子我们家从来没蒸过,关键是实力不允许呀!我二大爷家只有秀生姐一个女儿,比起我们家姊妹4人,家庭条件要好的多,且二大爷是干农活的老把式,也会筛大筛挣些零花钱,几乎每年都会蒸很多的菜肉包子。二大爷对我们兄弟俩如同己出,每次父亲带着我们去,都会把晒干的菜肉包子上锅重新蒸一下,管我们够,且回去时还会让我们带上一些。这也是我儿时最温暖最温馨的画面。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离开故乡已有38年了,我尽管吃遍了大半个中国的面食,什么奥灶面、锅盖面、烩面、炸酱面,还有大肉糕、小米糕、富春包等糕点,最难忘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制作的家乡面食,尽管没有山珍海味那么高大上,但藏满了乡愁和母爱的味道! 完稿于2023年9月8日弁山脚下。图片作者原创拍摄。
推荐群聊 · 晚潮
( 206 )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