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wzypyt
身体e
2023-08-26 13:46
浙江杭州
关注
#晚潮#
在俄罗斯买伏特加 孙炜 上世纪看俄罗斯小说,无论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书中都提到了俄罗斯高度酒伏特加。因此,象我这样的“酒鬼”,能品尝俄罗斯国酒伏特加,可是梦寐以求。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醉汉,可都是喝伏特加的,可能是俄罗斯处于高寒地区,在冬季,高度酒应是最好的能量补充剂,因此,俄罗斯男女老少都能喝酒,而且酒量都很大,每年冬天,俄罗斯街头都有醉卧雪地的。我曾经在哈尔滨的大街上看到俄罗斯大妈拿着伏特加边走边喝,那种逍遥自在,其乐融融。就喝伏特加而言,中国大汉根本不是俄罗斯大妈的对手。 历史上,伏特加可都是高度酒,很多年前,看到一篇花边新闻,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访美,他随身带着国酒伏特加,为了证明伏特加的度数高,他在与美国总统共餐时,还表演了点燃伏特加。可见伏特加酒度数之高。 作为俄罗斯国酒,俄罗斯的中文导游免不了要介绍伏特加,象我这样爱酒如命的,其他不听可以,怎么能不听伏特加呢? 伏特加的来历:俄语“Vodka”和波兰语“Wodka”有同样的词根,斯拉夫语的意思是指少量的水。1533年,在古俄罗斯文献中第一次提到“伏特加”是诺夫歌德的编年史中,意思是药,用来擦洗伤口,服用可以减轻伤痛。这让我想到我国也是将酒作为药用。 传说早在15世纪末的俄罗斯,一些僧人制作出消毒的液体后,有人尝试饮用这些液体,感觉口感很好,后来就用可以喝的酒精和当地的谷物还有泉水酿制伏特加。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法是以马铃薯、大麦、黑麦为原料,用精蒸馏法蒸馏出酒精度高达96%的酒精液,再以木炭吸附杂质,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40~60%,除去酒精中含有的毒素及其他异物即成。 既然是俄罗斯的国酒,是上至总统,下至俄罗斯大妈都喜欢饮用的名酒,已经到了俄罗斯,就一定得一品为快了。第一天的旅游在莫斯科,莫斯科是个森林城市,闹市区呈块状分布在森林里。白天游了红场、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学、奥运会旧址,忙忙碌碌的一天,导游根本没有时间带我们去超市,到了晚上,莫斯科的森林那么大,没有导游,我们根本不敢自由活动。而且,莫斯科跟杭州不一样,杭州到处是超市,莫斯科哪能找得到超市啊!到哪去买伏特加? 坐火车去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不一样,圣彼得堡的商业氛围要浓厚的多,晚饭后我和同事就想出去找超市。因为不懂俄语,难以和俄罗斯人语言交流,离开宾馆就很困难。我们用手机拍下了宾馆的门牌号码,死死记住方向和道路特征,好不容易找到了超市。在超市内慢慢地找到酒柜,俄罗斯酒的品种很少,都是瓶装酒,但是没有包装,也没有中文标记。用汉语问一位美丽的女营业员“伏特加”,俄罗斯姑娘不懂。没有办法,我们就去看酒瓶上的字,看看大部分的酒瓶上都标有“Wodka”,我们就拿着一瓶酒给俄罗斯姑娘看,“哦!”她大笑:“Wodka活得咖”我们和她都笑得前俯后仰,原来俄语直接汉语译音应该是“活得咖”,怪不得俄罗斯姑娘听不懂“伏特加”。我们正要买的时候,一看瓶上标有“40%”的字样,同事说,这四十度的“活得咖”怎么喝啊!是啊,白酒么,“酒鬼”们都是喝五十二度的,“Wodka活得咖”怎么变成四十度了呢?再找找吧! 最后一个城市是新西伯利亚,这个到处都能见到黄皮肤的新兴的城市,明天就要回国,得买点俄罗斯特产和“Wodka活得咖”了。导游把我们带到超市,很多商品都标着“Made in China”.这次就直接找到了酒柜,一看那“Wodka活得咖”都标有“40%”的字样,想不通,俄罗斯那么大,竟然没有一瓶六十度的“Wodka活得咖”。此时走来一位黄皮肤的男青年,我们问他什么地方能买到“Wodka活得咖”高度酒,他摇摇手说:“Korea”。哦,韩国人,他不懂汉语。一名黄皮肤姑娘过来,她说:现在在俄罗斯商店已经找不到高度的“Wodka活得咖”,因为政府为了减少醉酒,统一酒精度数为四十度。黄皮肤姑娘说,她是中国留学生,刚刚看到我们用汉语询问,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在俄罗斯已统一酒精度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买四十度的“Wodka活得咖”了,在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下,很快就买好了。 数日后,在杭州拿着低度“Wodka活得咖”招待客人,尽管口味不如国内名酒,但是品尝了俄罗斯国酒,客人都非常高兴。
潮友评论
潮客_wzypyt
作者
2023-08-27 04:15
浙江杭州
趣味,对旅游在外的趣事进行了述说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1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