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客_wzypyt
身体e
2023-06-30 01:55
浙江杭州
关注
#晚潮#
羞于“马头”写字 孙炜 近日重游湖州南浔古镇,满目的古色古香古建筑,一种美感,一种怀旧感油然于心。尤其是古建筑“马头”上的书法,更令人回忆起一段断断续续“马头”写字的经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杭州西湖区周浦桑园地农民造房子,一般跟徽派建筑相似,总要造上下左右四个“马头”,“马头”形似马头,实际上是封火墙,也就是说隔壁的房子假如起火了,如果有“马头”,这火灾就不大容易蔓延过来。而且房子有了“马头”,会显得高大美观。既有防火,又有美观的作用,因此,农民造好房子后,总要在“马头”上画点线条,写上点字什么的。画线条,这是泥工的事,因为杭州农居瓦片都是黑的,他们一般会画黑色的线条,显得比较庄重。最后就在“马头”上写字,他们总会找一些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还要有一点文学功底的人。 不知咋的,有一天,堂外公家造房子,造好了要在”马头”写字,堂外公和两位堂舅舅一商量,竟然选上我,还赶到田头来叫我。我一听是要在“马头”上写毛笔字,就自问:我那“会爬”的毛笔字能上得了“马头”?更加上我历来恐高,爬上“马头”不要尿了裤子?就说,那怎么行,我的字写上去,那不是成心让桑园地的父老乡亲笑掉牙齿吗?硬是不干。可那架得住堂外公和两位堂舅舅,硬生生地把我“请”去。 要说软笔书法,我还是比较喜欢,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毛笔字,那时不知道书法是什么,就知道学毛笔字,也经常看墙上写得那些字,就想着以后也能在墙上写,能写得那么好就好了。别看一杆小小的毛笔,要学好真不容易。小时候写毛笔字很情绪化,高兴了就写得好,不高兴了,就乱写。刚开始时,母亲把哥哥写过的一杆笔给我,我一看就不高兴,不知道是羊毫、狼毫还是猪毫,反正是一杆“开花”笔,写字课,很不情愿地乱涂一通。老师课上就说了句:“孙天使的杰作”。这一下,同学们都“誉”我为“孙天使”了,确实,我那字写得连自己都不要看。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并在一起上课,看看六年级有几个白㵿初小并过来的同学毛笔字写得漂亮,很是羡慕。原来白㵿初小是一年级开始写毛笔字的,因此他们写得比我们财主埭小学的要好。母亲看我的毛笔字写得那么差,就问我为什么,我把“开花”笔给她看了。母亲当天就买了新笔,并说是湖笔、羊毫。这下我高兴了,开始认真地写字了,老师还在课堂上拿我新旧笔所写字进行了讲评,意思是学习不能情绪化。 真是“赶鸭子上架”,我巍颤颤地从荫架爬上“马头”,两手扶着“马头”慢慢地站起来,两条腿直打着颤,直楞楞地呆了足有五分钟,总算不怎么颤了,慢慢地转过头问堂外公写什么字,堂外公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想了一下,房子是朝南的,南面有南山,有钱塘江,以景写意:南山起舞,千帆竞渡。堂外公和舅舅们都说好。并且要我大胆写。我知道这就是亲情,长辈们在让我锻炼锻炼,在鼓励我。我鼓足了勇气,写下了这八个字。我知道写得很不好,写下以后,就感觉羞得脸上火辣辣的,就再也不去看这八个字。但是,却提醒我,汉字书法,就象人的一张脸,是由内而外的,人的学问、品格、修养的体现。尽管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开始了学医的生涯,很少有时间关注软笔书法,但是,在写硬笔时,我会注意汉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 自第一次“马头”写字后,渐渐地,桑园地人要写点字的就会来找我,有办喜事写请帖的,有弟兄分家写协议的,有大型农具写字的,当然还有“马头”写字的,俨然“孔乙己”再现了。每次,我都是不谦虚地说:能力所限,我真的写不好啊!也许,当时确实农村读书人少,连我这样读了“三句半”书的人也能派上用场。 端午节回了趟老家,去的时候就想好了,去看看那房子“马头”上的字,或可跟舅舅们商量,我给他们重新写一下,那小时候的字实在太难看了。我跟舅舅们讲明了来意,他们说:很好呀!桑园地村乃至我们家,不就是“南山起舞,千帆竞渡”吗?
晚潮
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去看看
打开潮新闻参与讨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