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这里不收摊位费,还给了最好的位置”杭州武林夜市新来“编织兄弟”,背后故事蛮暖

    2022-11-01 10:12全网传播量5.4万
    00:00
    00: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华灯初上,杭州武林夜市也渐渐热闹起来。

    经营户陆陆续续地开始摆摊,一个个支撑生活的帐篷支棱了起来。

    在显眼的档口位置,有一家精致的手工艺摊位。用棕榈编织的蚂蚱、蜻蜓、蝴蝶等小动物,生动地立在摊位上,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经营户是两个男人,安静地埋头编织,不起身,也不吆喝。

    微信图片_20221101180605.jpg

    微信图片_20221101180611.jpg

    微信图片_20221101175653.jpg

    “喜欢就随便看看。”年长的男人会简单介绍一下,仔细一看,他的脸上有些疤痕,再细看,他没有左手掌,腿脚也不利索。

    男人叫赵希龙,旁边的是他表弟,叫杨宏伟。

    两个人是黑龙江人,都是下肢严重损伤的残疾人。

    辗转了很多地方谋生,十多天前,他们在武林夜市上驻扎了下来。

    “这里不收我们摊位费,还给了我们最好的位置,很感激夜市对我们的照顾。”赵希龙说。

    1】一直想来杭州打拼,现在实现了 

    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中,赵希龙讲了自己的故事。

    2005年,在老家黑龙江大庆,赵希龙遭遇意外事故,全身烧伤面积达百分之九十五,深三度,左手也截肢了。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失去了基本劳动能力。

    看着身体羸弱的妻子与两个读书的孩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赵希龙希望改变。

    2012年,出事故的七年后,赵希龙告别妻儿,离开家去北京,他是挣点钱养家。他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努力,也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

    后来,他把在甘肃武威的表弟杨宏伟叫来,俩人做个伴。杨宏伟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腿,三级残疾,现在装着义肢。

    他们一起跑过不少城市,在天津遇到了同为残疾人的棕榈编织手艺人孙东。

    第一次看见孙东编织的棕榈叶工艺品,赵希龙“双眼放光”了。棕榈树都生长在南方,兄弟俩以前从未见过,乍一看觉得特别新奇。

    棕榈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成工艺品,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初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为材料,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各种手法,编织成各种形态的动物。

    微信图片_20221101175053.png

    微信图片_20221101175058.png

    微信图片_20221101175802.jpg

    “我们要学这个!”两个人统一了想法,“有真正的手艺才能挣钱。”

    他们跟着孙东师傅学,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微信图片_20221101175445.png

    出师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练摊,靠手艺挣钱的自豪和兴奋让他们激动了好多天。

    这几年,兄弟俩跑了不少城市,北京、天津、厦门、青岛……而杭州,是他们一直想来的地方。

    赵希龙说,他们刚到杭州,出了车站就直奔西湖,有人建议他们到武林夜市来找一个摊位。

    没想到,就这么和武林夜市结下了缘分。

    2】给他们最好的“C”位,还是免费的

    兄弟俩拥有的是“爱心摊位”。

    摊位是夜市中最显眼的位置,还配置标准的摊位:桌子、凳子和灯光装置等等,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微信图片_20221101175448.png

    初来乍到,这给了兄弟俩更多的信心。

    他们在杭州租了房,白天在家里编,晚上来夜市,几乎每天都是凌晨才能入睡。

    因为肯吃苦,两个人对收入还挺满意。

    摊位上的小玩意儿价格不高,10元起步,大多是几十元的小动物,规模越大,价格越高。

    喜欢的人也不少,有小朋友,也有大小孩,每天的营业额在600元左右,他们做过的最大的一笔生意,差不多有2000元,都是一些精致的草编动物。

    “很感恩,感谢夜市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同样摆摊的人,不会担惊受怕,很安心。”赵希龙说。

    武林夜市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连忠介绍,夜市一直有着公益行动,他们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作,经营户们每成交一笔订单,就会捐助一分钱,积少成多,帮助有需要的人。另外,只要是拱墅工匠,在夜市摆摊也是免费的。

    “今年我们重点推出公益摊位,专门帮助弱势群体等。”叶经理说,赵希龙兄弟俩是入驻夜市的第一个公益摊位,给他们“C位”,帮助他们找到社会认同感,“我们欢迎所有需要帮助的手艺人,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夜市,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