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渔岛变身为热门打卡地!玉环闯海节,带出一串海岛“共富”密码

2022-08-29 09:15全网传播量3.5万
00:00
00: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希林/文

近日,来自杭州的“不算太老男人”乐队携手B站一众UP主,参与了在玉环市鸡山岛举办的“2022玉环闯海节鸡山海岛星空音乐会”,主唱陈宇浩在朋友圈发图说“人生海海,要闯精彩,感觉年轻了20岁”。从前歌手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鸡山岛这个地方,但是这个夏天,这里却成了年轻人争先打卡的网红地。

8月20日,2022玉环闯海节暨鸡山梦幻岛共建项目正式启动。今年是玉环举办闯海节的第三年,当天,随着直播镜头,玉环的非遗特色、渔岛风情、国潮色彩……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知。细品这座“出圈”海岛,读出的是玉环这个海岛城市文旅融合内外兼修探索共同富裕路径的实践历程。

造节,流量密码

潮玩达人拍拍拍不怕路远

2022玉环闯海节开幕这天,在鸡山七字桥交通码头,游客王先生对闯海节上的海岛风情秀及渔情表演赞不绝口。“第一次体验玉环特色渔家民俗鳌龙渔灯表演,感觉不虚此行。”王先生体验的,是玉环市非遗文化的代表项目。在鸡山岛码头,游客不仅能看鳌龙渔灯,还能体验休闲渔船、看海景、玩海钓等。

如果沿鸡山岛风情街信步而行,则可以看到一条长约几百米的国潮集市:在背景为宋制瓦子式样的彩绘街景推车上,摊主或售卖热门的B站文创周边,或制作着鸡山岛网红美食;三两成群的年轻游客们,手中捧着一杯青草石莲饮或文旦果汁,感受来自海岛的清凉风味。

绕过充满渔家风情的巷道,一幢纯白的海岛书屋格外亮眼。这是位于后岙村的“望·喜”海岛书屋,是鸡山新崛起的“网红”文化地标。这里也是玉环市图书馆鸡山分馆,由玉环市图书馆指导岛上“望·福里”民宿倾情开发。因为有闯海节,来自省内外的网红博主、游客、媒体受邀到岛上体验,“望·喜”海岛书屋吸引了不少人打卡。主理人蓓蓓忙得不可开交,“太忙啦!团队、散客都非常多。”8月22日那天,直到下午1点45分,蓓蓓才坐下来吃一碗馄饨,这是她今天“第一口饭、也是第一口水”。书屋另一位负责人钱津说:“闯海节期间,我们还在B站上发布以鸡山岛‘美图+微诗’作品并将作品制作成印有LOGO的电子明信片。只要是对鸡山岛感兴趣的读者,都能领取这张诗意电子明信片,感受鸡山海岛诗意氛围。”

闯海节,成为鸡山岛的流量密码。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玉环闯海节活动当天,全网相关直播累计播放量约614万余次。

根据玉环市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三年闯海节,让鸡山岛游客量迅速上涨。据统计,仅2021年,鸡山本岛上岛游客已达22.4万人次,同比增长4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9万元,同比增长9.3%。

造梦,时尚密码

渔家女和文创青年都有创造力

“只焦虑不行动都逃不过被凉拌的命运”、“这世界有朝夕与四季,有理想与远方,还有火锅和啤酒”……走进鸡山岛另一打卡点——鸡山乡中心小学,一句句网络词汇组成一面打卡墙。这里是来参加闯海节的年轻人必打卡的地方,也是因为闯海节而诞生的海岛新景点。

这个已经荒废的海岛校舍,如今经过“微改造,精提升”,成了海岛上唯一一家剧本杀创作基地。基地旁还有一家文创“共富工坊”,体验完剧本杀创作的游客,可以去工坊买村民自制的文创周边。

·

在文创工坊,返乡创业的青年也会定期给当地赋闲渔家女做文创产品的制作培训课程。距离工坊不远处,“忘忧风文创杂货铺”创办人王油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教村民们如何制作羊毛毡、发饰、钥匙挂件等周边产品。工作室简洁且雅致,王油沣定期会来鸡山为村民们培训,并收购他们的半成品,半成品价格在1毛到2毛之间。岛上一个老人每天可以做六七十(元)的半成品,光靠做半成品,他们平均每月可有1000元以上的收入。

“目前我的‘忘忧风’文创品牌已进驻温岭银泰等周边商厦,还有忠实‘粉丝’上岛来专门打卡工作室的。”王油沣告诉记者,目前,他负责管理线上文创产品的淘宝网店、微信店铺;村民们帮忙管理线下实体工作室,年销售额可达80万元。“未来我还打算在鸡山岛上打造吃、喝、住、行、玩为一体的文创产品培育基地。”

跟着有创意的年轻人,村民们家门口就能赚钱。据不完全统计,共富工坊内生产的多肉盆栽、手工艺品、联名家居摆件等各类文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该村村民人均月增收千元以上。

被爆改成剧本杀创作馆+共富工坊的原鸡山小学校舍,现在有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名字,叫“青春造梦营”,是大学生暑期创新实践基地。来自台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校学生,连续两年扎根海岛,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人生海海·青春共建”鸡山岛青春垦荒共富行动。他们在导师带队下,走大街访小巷,到老百姓家里摸底,再对传统海岛做“再升级”。团队成员有四五十人,他们结合自身优势和海岛实际制定方案,哪里要修改,哪里要创作,哪里要提升完善,哪里要装修布置……大学生们的工作得到了海岛居民的高度认可。他们对海岛的改造也感染了老百姓。“老百姓主动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花卉,把大街小巷装扮得非常漂亮。大家参与家园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审美情趣和乡风文明程度提高了,这都是广大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的表现。”玉环市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倪辉珍说。

造生活,幸福密码

主客共享海岛旅游发展成果

今年玉环的闯海节,最令人瞩目的是长32.90米、载客量99人、航速10节的全新科伦“海岛梦幻号”投入运营,它为玉环海岛旅游注入了新动能,对于海岛居民来说,也是海岛交通的一次迭代。

“通过闯海节的举办,岛上的环境和配套的设施都大变样了。鸡山岛原来没有观光车,现在有了八辆观光车,无论是本岛居民还是游客,都能享受出行便利;另外,基础配套设施、道路、绿化,这些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村民幸福感、游客体验感,都得到了提升。”鸡山乡常务副乡长王加进表示。

热门打卡地“望·喜”海岛书屋,由玉环图书馆提供2000多册书,并纳入全省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在海岛书屋借一本书,可以带到玉环图书馆归还,也可以在全省公共图书馆归还。”这是浙江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成果,也完善了海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闯海节正在重塑海岛生活,而闯海节的背后,是鸡山岛“1+6+N”多元共建共富模式的日渐成型。这“1”是乡党委政府,“6”指6个行政村,而村民们、民宿主、旅游运营公司、外来资本等则是“N”的重要组成部分。

鸡山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海岛IP、深挖闯海精神等方面做好文章。鸡山乡海域面积广阔,拥有完善的渔村、渔港、海洋牧场等渔业设施。为此,鸡山乡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调整渔业产业结构,集捕捞、加工、旅游、服务业为一体,打造精品海上观光路线,投资500万元推出全乡首批休闲渔船,打造渔旅特色品牌。“我们把全乡6个村、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成立鸡山文旅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各类基础服务和配套服务,以‘入股+分红’方式,进一步推动乡村美化和村集体经济创收。”鸡山乡党委书记李鹏说。

为了做好“6”的文章,鸡山乡还充分挖掘各村资源,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之路:洋屿村班子积极打造洋屿“后海·爱情岛”项目;后岙村集体投入150万元以分红合作方式引入漫野奢屿和艺宅一画民宿项目;火车村集体以每年收取租金的形式引入了“知野之也”帐篷酒店,以“财政助推美丽乡村”一事一议资金助推了该村1号民宿的建成……

钱袋子“鼓起来”后,也激发了海岛居民当海岛共建“合伙人”的内生动力。倪辉珍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的改变,以前游客上岛,老百姓没有特别感觉;现在岛上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也变得更加热情,会主动告诉游客,哪里有美食、哪里有民宿。八辆观光车上的驾驶员,现在都自发成为了导游,一路上会介绍鸡山岛的风土人情、旅游业态等。他们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到景区的共建、共富、共享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