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场脱轨引发的危机 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疑云重重

    天目新闻 记者 金林杰2023-02-14 10:50全网传播量4.2万
    00:00
    00:00

    当地时间2月3日,俄亥俄州一列火车约有50节车厢脱离轨道引发大火,其中10节车厢载有危险物品有爆炸危险。在疏散当地附近居民后,工作人员在受控环境下点燃了有毒的化学物质,以免再次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5天后,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数据显示,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城到宾夕法尼亚州部分社区的疏散范围内,空气质量已经恢复到事故发生前的正常水平,提醒被撤离的居民可以返回俄亥俄州。

    即便官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仍难以消除萦绕在当地居民心中关于环境安全的疑问。有专家甚至表示,数年后当地可能出现大批癌症患者。

    这起事件越发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在国内也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首。

    事故现场画面。来源:央视新闻

    脱轨:没有人员伤亡

    美东时间2月3日当晚9时左右,一辆货运列车在俄亥俄州靠近宾夕法尼亚州边界处脱轨引发火灾,留下了一大片烧焦的车厢和火焰。该列车所属的运营公司诺福克南方(Northfolk Southern)表示,当时火车正从伊利诺伊州麦迪逊县驶往宾夕法尼亚的康威。

    据美联社报道,事故列车有100多节车厢,其中有约50节车厢脱轨。在全部车厢中,有20节车厢载有可能构成威胁的物质,约有半数脱轨,包括5节运载液体压缩氯乙烯的车厢。所幸脱轨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实上,氯乙烯是一种危险、无味的化学物质,主要被用于制造塑料,常出现在包装材料、家庭用品和电线电缆的涂层中。氯乙烯也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警告称,长期吸入氯乙烯可能与脑癌、肺癌和某些血癌有关。

    据CNN报道,现场工作人员发现,脱轨的氯乙烯车厢变得不稳定,并有潜在的爆炸风险,因此决定在受控环境下排放该火车上携带的有毒化学物质,把氯乙烯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坑道内引爆并使其持续燃烧,避免这种有毒气体扩散到空中。

    在排放之前,生活在脱轨地点周围区域的居民已被通知撤离。当地官员指出,接触到被释放物质可能会导致皮肤烧伤、肺损伤甚至死亡。“你需要离开,你只需要离开,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温在2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城市上空升起黑烟 图片来源:海外网

    后患:数年后或现大量癌症患者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政府2月13日表示,在采集的空气样本中,毒素水平低于危险标准。俄亥俄州环保局则表示,有部分“物质”立即对鱼类产生了毒性,但饮用水质量仍是安全的。

    但是事实上好像并没有当地政府说的“这么安全”。一位当地农民告诉媒体,自从化学物质释放以来,他饲养的动物们就开始生病。据他观察,释放出的烟雾对动物和人“绝对不安全”。一些居民表示,他们已经出现头痛和恶心的症状。一对住在距火车脱轨地点约5英里地方的夫妇称,他们在当地河流中发现了数百条腹部朝上的死鱼。其他人还上传了当地出现死鸡、死狗和死狐狸的照片。

    俄亥俄州危险材料专家西尔·卡吉亚诺对媒体表示,此次事故相当于是“用化学物质毁了一个小镇”,“当官员们很快就告诉人们可以回家时,我感到很惊讶。”卡吉亚诺还称,在5到20年后,当地人中可能会出现大批癌症患者。他敦促居民们进行体检,记录他们目前的健康状况,以防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的影响。

    另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3日报道,这一事件引发的有毒气体扩散问题已导致附近动物出现咳嗽、腹泻、流泪、无食欲等中毒症状。

    插曲:发布会上记者被捕

    2月8日,俄亥俄州相关部门就火车脱轨与有毒化学品泄漏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兰伯特在发布会上与俄亥俄州副州长哈里斯起争执。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兰伯特随后遭警方以非法侵入和拒捕的指控拘留。当晚晚些时候,兰伯特在缴纳保释金后被释放。

    记者埃文·兰伯特(中)被捕。

    该记者表示,他遭到逮捕是因为他当时正在直播,告诉民众他们应该知道的事实真相。

    据《华盛顿邮报》8日报道,一份录像显示,兰伯特在被捕并被送上警车时对其他记者说:“在2023年的美国,做你的工作(指媒体报道)很艰难,但我们会继续做下去。”

    2月13日,美国俄亥俄州长迈克·德瓦恩的发言人丹·蒂尔尼就记者兰伯特被捕事件表示,俄亥俄州政府目前没有对该州副州长小约翰·C.哈里斯采取行动的打算。美国各州国民警卫队由副州长直接领导。不过,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莱德曾在10日表示,哈里斯的行为“不可接受”。

    事实上,本次事故处理中“还有许多未被回答的问题”,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均未提供列车运载物品的完整清单,而仅仅提供了部分“对居民区造成最严重影响的化学品”的清单。其次是监测数据的不准确,据《华盛顿邮报》援引有关人士的观点,环境保护署官员测量当地空气数据所使用的手持式检测器虽然方便使用,但是缺乏必要的灵敏度且无法完整评估风险。

    美国得州发生化学品泄漏事件,当地紧急疏散居民。来源:海外网

    官方:交通部长闭口不谈脱轨事件

    据美国《新闻周刊》13日报道,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当天出席全国县城联合会年会,外界普遍预期他将谈及列车脱轨事件,没想到布蒂吉格只字未提,只称赞总统约瑟夫·拜登政府主推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布蒂吉格称,全美都在推进基建项目,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能看到规模1.2万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法》在交通领域落实。

    布蒂吉格保持沉默引发关注,民主、共和两党都有人提出批评。

    美国媒体报道,尽管未造成人员死亡,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件引发公众对铁路工人危险工作条件的关注以及对生态长期损害的担忧。

    美国交通部数据显示,全美每年经铁路运输大约450万吨有毒化学品,平均每天约1.2万节运载有毒化学品的车厢在城市和村镇间穿行。

    当地时间2023年2月7日,美国俄亥俄州,ONG第52民事支持小组成员准备进入事故区域,用轻型充气去污染系统(LIDS)评估剩余的危险。来源:BBC

    专家:短期别喝俄亥俄产地牛奶

    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发生后,不少消费者担心,当地生产的牛奶和饮料还能正常喝吗?

    据央视新闻报道,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氯乙烯作为一级致癌物,在自然界中能够存在较长时间,相关有毒物质会渗透于当地土壤、地下水、湖泊水中,对当地生态系统会造成严重破坏,短期内不建议消费者食用该地生产的牛奶、饮料等食品。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向中新经纬表示,此次氯乙烯泄漏将对当地生态系统势产生较大的危害,食品产业也将受到较大影响。朱丹蓬预计,相关有害物质的降解至少得五年以上,当地生产的食品在较长时间内势必会受到消费端的抵制。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污染物可在当地完成沉降,扩散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对中国影响不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