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182次列车回传数据报警,湖杭高铁德清至湖州区间接触网补偿装置上发现悬有鸟巢,请立即前往处置……”高铁“神探班组”的90后分析员张景禾正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HMVP智能系统后台,一边通知属地工区对发现地安全隐患立即出动上道进行处置。仅仅一小时后,这一可能影响高铁列车安全运行的隐患就被成功化解。
眼下正值长三角铁路客流返程高峰,大批务工人员踏上了返岗复工之旅。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阶段下首个春运期间“大车流”、“大客流”考验,满是电子大屏的杭州供电段检测分析室内24小时灯火通明,一支“90后”分析员队伍轮班,首次利用2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HMVP)实时盯控春运期间管内高铁供电接触网的设备隐患,守护春运期间旅客平安出行。
长三角铁路春运首次用上“智慧眼”
大家都知道,高铁列车以几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在线路上飞驰,其动力源自车载受电弓(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高铁“辫子”)从接触网汲取电能,这对接触网的平顺度有很高的要求,任何悬挂于接触线上的异物都会中断高铁的开行。
接触网线上的电压能够达到27.5千伏,在高铁开行过程中,受电弓一旦触及塑料薄膜、风筝、气球等异物,将瞬间产生巨型电弧,烧损受电弓、接触线等高铁供电设备,导致列车晚点,造成高铁线路堵塞,甚至大规模停运。
因此为了及时清除接触网上的异物,铁路供电部门会经常对高铁沿线进行例行检查。“以往每次我们都是登乘列车进行线路巡检,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稍不留神与潜在安全隐患擦肩而过,一趟下来单单图片就会拍20000多张,完成管内高铁线路检查,往往需要十余天。”2月2日,90后分析员汤少杰向天目新闻记者介绍。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高铁网越织越密,传统检查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如今,在HMVP的帮助下,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供电段的职工们只需要七天便能实现管内高铁线路巡检全覆盖。
那什么是HMVP呢?“HMVP全称叫做高铁线路车载视频智能监控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高铁列车上‘行车记录仪’——2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化的整理分析。”汤少杰告诉记者,大家坐高铁列车时,会看到列车前后两端的车顶上分别会有一台类似“闪光灯”的设备在不停闪烁,其实在灯光照射的一旁,还有设备实时记录画面,并远程回传,供工作人员实时分析检查,这一套设备就是HMVP。
“春运高清直播”让巡检效率提升30%以上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相比之前分析员携带拍摄设备登乘列车巡检、人工分析的传统接触网2C巡检方式,HMVP有着远程传输、实时查看、定期回放的技术优势,平台也有自动识别故障功能,分析员在电脑前就可以查看到列车运行时的回传视频,相当于“春运高清直播”。
杭州供电段检测分析室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让生产调度能够准确掌握铁路接触网设备运行状态及高铁列车的运行环境,管内线路全覆盖巡检效率提升了30%以上。“即便如此,我们每天还是需要对2000余张的疑似故障照片进行人工鉴别,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据悉,目前杭州供电段内HMVP基本全覆盖代替传统的添乘巡检,实时、快速地查看各条线路外部环境和设备外观状态,在发生影响行车隐患时,通过HMVP回放功能,能够精准判定隐患所在位置,减轻了现场共工作人员上道巡视风险和往返登乘工作量。更重要的是,隐患平均处置时间较以往能缩短10至15分钟,极大地提高效率。
揭秘HMVP后的90后高铁“神探班组”
其实,HMVP设备运用的背后,是一支“90后”分析员队伍在不停轮班检查。
90后分析员汤少杰告诉记者,作为高铁供电分析员,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巡检上海虹桥枢纽、浙江省内总共10条高速铁路4700余条公里线路的接触网外部环境,以及数万根接触网支柱设备,盯控有无设备脱落、断裂及悬挂异物等可能危及高铁列车安全运行的情况。
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张“心电图”,是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对高铁接触网的“体检报告”。春节假期,这群“90后”分析员依然坚守岗位,聚精会神地对图像进行分析,寻找设备存在的“病症”。因为即使是图上的一点点波动,也可能会给高铁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据统计,在今年春运期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供电段检测分析室这支由“90”后组成的高铁“神探班组”与他们的“智慧眼”严密地完成了巡检任务,利用HMVP对管内杭长高铁、杭黄高铁、杭甬高铁等10条高铁线,上海虹桥、杭州东、杭州西等大型铁路枢纽的外部环境及接触网设备状态进行全覆盖巡检,共计发现隐患48处,组织现场班组精准应急处置影响行车隐患11起,全力保障了旅客出行的安全畅通。
长期从事监测分析工作的他们已然练就“火眼金睛”,能从成百上千张照片中快速精准地找到区别和问题,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他们“隐身”在高铁幕后,就像守护春运旅途安全的“隐形侠”,用科技默默地为旅客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