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父母带着孩子强行抓海鸥 孩子熊家长不能不懂事儿

    天目新闻 记者 薛昊悦2023-02-01 11:48全网传播量2.9万
    00:00
    00:00

    1月31日,云南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海埂大坝,有网友拍到一对父母带着孩子用瓶子强行抓海鸥,最后在围观游客的制止下才不得已作罢。随后,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海埂大坝还有海港公园里面都设置了友情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抓鸥,有一个专门的护鸥中队。此事他们已经告知森林公安。

    新闻中的海鸥学名红嘴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十月下旬,超过4万只红嘴鸥会飞抵云南昆明滇池流域觅食越冬,成为昆明市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不曾想,新年伊始,海埂大坝上人鸥共生的和谐画面就遭到了人为破坏。网友拍下的现场视频显示,这一家三口齐上阵,男孩抓翅膀,父亲强摁头,母亲场外“技术要领指导”,硬生生要把一只红嘴鸥塞到窄小的塑料瓶中。手段之蛮横,心态之戏谑,法律法规意识之淡薄,令人震惊。

    现场视频截图

    若是熊孩子不懂事,还情有可原,此事最让人愤怒且费解的,是熊孩子的家长也不懂事。作为两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没有最基本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行为边界,帮着孩子一起抓野生动物,正应了那句老生常谈——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溺爱、纵容、放任孩子的“熊家长”能有多可怕?数据或可说明问题。相关研究机构曾于2013年对我国10省市990名未成年犯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犯受溺爱达三分之二以上,主要表现在“很疼爱我”“大部分顺着我”。

    “熊家长”须得有人管管了。

    笔者认为,此事在处理上不应止步于简单的“批评教育”。事实上,类似事件及判罚已有先例——2019年,同样是在昆明市滇池海埂大坝,有男子出于好奇将海鸥抓在手里拍照,被大坝上的工作人员劝阻后将红嘴鸥放飞。昆明市森林公安局西山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做出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男子将海鸥抓在手里拍照被罚2000元 图片来源:光明网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尽管获得“家长”这样一个对他人三观和人生轨迹有重要影响的角色没有门槛,但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应当成为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方面已有法律保障。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提升到了立法高度。我们衷心希望,帮孩子抓海鸥的家长少一点,再少一点,每位家长在“育人”之前先学会“做人”,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责任人。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新闻
    父母陪孩子抓海鸥欲塞进瓶子带走 被游客多次阻止才作罢
    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