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给中国“挂黄牌” 韩国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天目新闻 记者 何泠瑶 贾晓雯2023-01-13 12:01全网传播量4.8万
    00:00
    00:00

    近日,多位中国网友曝光了入境韩国后在机场遇到的荒唐境遇。比如,下飞机后就被挂上黄色牌子,被军人押送去做核酸,在机场长时间等待,并且这种“待遇”只针对中国人。

    此事起因是去年12月30日,韩国宣布,来自中国的旅客在登上赴韩航班前,必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或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结果,不仅如此,在抵达韩国第一天也要接受核酸检测,并且是自费。与此同时,韩国还将暂停增加飞往中国的航班数量,限制向中国公民发放短期签证。

    这样的歧视性措施之下,韩国旅游业将面临怎样的危机?对两国人文、经贸往来设下重重阻碍,韩国会对自身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1月9日,中国旅客自仁川机场入境韩国。图自韩联社

    大型商场倒闭

    韩国旅游业忧心忡忡

    1月10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通知:自即日起,中国驻韩国使领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表示,上述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就在中国优化调整出入境政策之际,多国张开双臂迎接中国旅客,韩国却选择给中国“挂黄牌”。

    “这两天因为韩国入境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与泰国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有时候还是需要把格局打开。”在韩国生活13年的中国籍导游李娜仙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2023年1月2日,曾经每天早上热热闹闹都排排站的新世界免税店门口,当天却有些凄凉。

    李娜仙认为,原因大概是免税店想要吸引直客,而不是代购,“考虑到中国开放,游客将会大量进入,不可以让游客买不到东西空手而归。毕竟当地导游代购买货轻车熟路,又可以留货,一般游客很难竞争过他们。”

    李娜仙的感受,映现着刚刚看到曙光的韩国旅游业的现况——似乎被泼了冷水,从业者被迫陷入了担忧与迷茫。“现在各个团队都在裁员,亦或是直接休假了。”李娜仙说,疫情三年,他们通过代购和本地旅游,勉强维持,“跟疫情前肯定没法比。”

    “现在来韩国玩的人比较少,旅游经济不景气。”从事15年导游行业的韩国籍导游蔡蔡告诉天目新闻记者,最好的状态,是预计三月份韩国政策能够放开。

    韩国失去了作为“消费主力”的中国游客,有商场已因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最终宣布倒闭。据《韩国经济报》报道,位于首尔市区的大型奥特莱斯商场“W购物中心”将于今年9月关门停业。

    报道称,“W购物中心”位于首尔加山洞一带,2020年以前,中国团体观光客的住所常被安排在这一区域。但在经济不景气、消费停滞的大环境下,奥特莱斯商场通常是韩国流通业界实现持续增长的重要渠道。疫情以来,韩国奥莱的销售业绩也开始逐年下滑。

    韩国免税店 来源:环球网

    史上最严重贸易逆差

    韩国经济“风雨飘摇”

    疫情三年,在鲜有中国游客的情况下,韩国旅游业遭到多大打击?疫情前,中国游客约占韩国外国游客的三分之一。据韩国法务部出入境管理处的数据,去年前11个月,中国籍进入韩国境内人数排名滑落至第9名。

    与此同时,韩国明星产业之一的免税业,在疫情暴发后,免税店经营状况急转直下。据去年4月数据,首尔市内免税店客流量不到过去的二十分之一,免税店数量从2019年末的57家减少至如今的48家,免税店2021年总销售额依然较疫情前的2019年少了约35%,部分奢侈品牌也撤出韩国免税市场。

    《韩国经济》曾报道,疫情以前,无论平日还是周末,很多中国游客提着大包小包,甚至是拉着拉杆箱前来购物,但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很难再看到。以前商场的VIP顾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代购”,但现在他们在整体销售份额中的占比重大幅下降。

    相比萎靡不振的旅游业,更大的危机来自进出口贸易。俄乌冲突以来,国际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海外需求低迷,这对于出口外向型经济、靠贸易拉动经济的韩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王萧轲向天目新闻记者分析,韩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面对不稳定的国际形势,如果出口贸易不顺畅,韩国在国际贸易层面会面临较大的压力。按照以往经验来看,韩国必须维持好中韩经济关系,才能维持经济向好的局面。

    根据韩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的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但贸易逆差却创造了新纪录——474.6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逆差。同时,这也是自1996年创下的206.2亿美元历史纪录以来的新高,数字扩大了近2.3倍。

    在经济风雨飘摇中,韩国尚且难以站稳脚跟,眼看疫情刚刚好转,韩国却对中国的人文交流往来设下重重阻碍,对中国旅客抱持歧视态度,这对韩国旅游业以及其海外商务活动来说,或许又将是一次寒冬。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