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历史大变局》出版: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改变了命运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应璐洋 通讯员 宋佳音2023-01-11 03:20全网传播量4万
    00:00
    00:00

    “文章合为时而著”。古往今来,有哪些闪烁着理性和智慧光芒的呕心力作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有一本书或许可以提供解答。

    近日,由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主编的《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天目新闻为你介绍。

    《历史大变局》

    书中采用编年体的形式,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起于尧舜、终于清末的139篇文章,勾勒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脉络,揭示了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之中国的原动力。

    书中精选的文章分为改变了历史的文章和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两大类。

    文章改变了历史,是说中国的历史因为这些文章改变了命运,或者说,这些文章形塑了中国。这类文章或代表一个新观念、新时代的出现,或宣告了变局的形成,牵动了历史的进程。李斯的《谏逐客书》、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曾国藩的《讨粤匪檄》、左宗棠的《统筹新疆全局疏》和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就属于这一类。试想,如果没有李斯的《谏逐客书》,哪有秦国的一统天下?如果没有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哪有后来的独尊儒术?历史之流,因这些文章的出现扭动了航道。

    文章标记了历史的改变,是说有些文章虽然并未直接塑造、改变历史,可是它反映了时代的变动,是历史的直接证词。秦始皇的《初并天下议帝号令》和唐太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就属于这一类。秦始皇的《初并天下议帝号令》不仅记录了秦统一天下这个变局,而且文中“朕”“玺”“制”或“诏”等称呼和做法,为此后两千年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沿用;唐太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是玄奘取经的证词,叙述取经的历史意义。

    实拍图3.jpg

    《历史大变局》内页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并非以单一视角选文,而是兼顾政治、文化、学术思想、科技等多个方面,“让我们看到不仅历史不断处于转折点上,而且人类也永远在对其生存情境做价值的判断、意义的创造、技术的更新和生命转折点式的抉择”。政治方面的如曹操的《求贤令》,文化方面的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学术思想方面的如韩愈的《师说》,科技方面的如沈括的《毕昇发明活字板》,这些文章全方位展现了历史发展的复杂和多样。

    除历史价值之外,这套书选文还关注到了文章的文学价值。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顺说、逆叙、正说、反喻,起承转合,前后呼应,论理精辟,举证精当,文气畅达,颇具说服力,完全可以看作一篇议论文参考范文;又如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豪气干云,掷地有声,极富煽动性,一传到京师,人人争传,深入民心。

    此外,考虑到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这套书收录的文章都带有简洁精要的注释、通俗晓畅的译文、写作背景的介绍以及为疑难字词加注的拼音,书中配有《中国历史大事及相关文献一览表》《文章分类索引》和《作者索引》,为读者阅读提供辅助。

    (图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提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