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2021年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出炉:连续3年保持增长态势

    天目新闻 记者 尉洁婷 谢劼 通讯员 苗锋 袁敏燕2022-12-30 00:57全网传播量8.7万
    00:00
    00:00

    12月27日,浙江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度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报告的通知》,这是浙江省第二次发布省域中医药发展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比上年增长3.05%,且2019-2021年连续3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image.png

    2021年浙江各市中医药发展指数区域分布图

    杭州三连冠 湖州进步快

    2021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域中医药发展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从服务能力、创新动力、产业发展、文化影响、发展环境五个维度,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对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中医药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形成《2021年度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报告》。

    而报告中,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发展指数)是用于评价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参数。以官方或公开发布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合理的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浙江省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动力、产业发展、文化影响、发展环境五大方面权重,计算全省各地中医药发展指数,全面评价全省中医药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021年度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全省中医药发展指数为78.60,比上年增长3.05%,且2019-2021年连续3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湖州市位列11个设区市中医药发展指数排名前5名。

    杭州已经连续三年在发展指数上夺魁,湖州市发展指数从 2020 年的全省第 7 名提升至 2021 年的第 5 名,主要是服务能力维度指数比上年增长。

    除了发展指数,《报告》中还关注了中医药发展的均衡指数。

    中医药发展均衡指数用于表示各市所辖县(市、区)中医药发展水平相互间的接近程度及各市区域内发展的均衡情况。均衡指数最高为 1,均衡指数越大,接近程度越高,差异程度越小。

    2021 年舟山市、衢州市、宁波市、丽水市、湖州市的均衡指数位于全省前 5 名,其中舟山市 2020-2021年连续 2 年位于第 1 名。

    但值得注意的是,杭州市、台州市虽然区域内中医药发展不均衡现象较明显,但其所辖(市、区)的发展指数三分之一均在全省平均线之上。

    根据全省医疗资源布局等因素,全省90个县(市、区)中医药发展评价划分为28个城市主城区和62个县(市、区)进行分析,同时从具有浙江特点的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角度进行分析。其中拱墅区、海曙区、黄岩区、上城区、鄞州区位列28个城市主城区前5名;萧山区、温岭市、富阳区、诸暨市、义乌市位列62 个县(市、区)前5名;淳安县、开化县、松阳县、永嘉县、磐安县位列山区 26 县和 6 个海岛县前5名。

    2021年浙江中医药发展有哪些经验?

    根据报告显示,2021年浙江省蹄疾步稳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全社会的关注度、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显著提升,在加快推进健康浙江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中医药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2021年全省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比上年增长5.87%,中医类医院门诊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诊疗人次数、使用中药饮片出院人数比上年分别增长41.30%、19.14%。对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人数比上年分别增长8.38%、7.62%。全省各地深化中医药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关口前移,全方位全链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

    二是中医药创新能力日益提升,人才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省建设各类中医医学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科研等中医药创新平台稳步推进。中医药成果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持续实施“杏林工程”,新增省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14个、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29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

    三是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快提速,规模集聚效应不断凸显。2021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实现“三增”,中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42.32亿元,同比增长44.17%。中药产业大脑建设持续推进,中医药产业链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浙八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在9个县落地,磐安“江南药镇”等产业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浙产好药”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

    四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广泛深入,弘扬中医氛围不断充盈。全省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药文化不断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绍派伤寒、桐君中药文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3 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新建“中国-新西兰”中医药中心,开展浙江中医药走进农村文化大礼堂活动2800余场,岐黄进校园活动450余场。

    五是中医药政策举措更加完善,综合改革示范不断形成。2021 年,全省高起点谋划中医药强省建设,不断增强综合保障力,相继出台《浙江省中医药条例》《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保障显著加强。报告同时指出了浙江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针灸.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探索构建国家中医药发展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在浙江实践的基础上,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统计监测中心与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开展重大工程专项合作研究,涉及《区域中医药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和《区域中医药专项统计预调查》,探索构建国家中医药发展指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从顶层设计为全国中医药发展做好谋划,推动中医药发展评价研究走向深入。

    据介绍,《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报告》主要通过建立中医药发展指数和均衡指数,以“三图三榜两指数”的形式对全省各地中医药发展现状、地区差异、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有效促进中医药综合监管整体智治能力的提升,推进中医药领域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医药均衡发展。

    为充分发挥指数“指挥棒”作用,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分别面向衢州市、定海区、淳安县、磐安县等山区海岛县进行中医药发展个性化评价指导,在常山县先行试点建立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指数监测联系点等。各地有效运用评价结果,取得系列成效,山区 26 县和 6 个海岛县2021年中医药发展指数比上年增长0.58%;磐安县、开化县的产业发展指数和服务能力指数分别跃升至山区海岛县第1名。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