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仪式现场
12月15日上午,位于杭州的白马湖实验室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该基地是实验室“一总部、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硬件保障,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白马湖实验室自6月7日挂牌以来,力求以最快速度全面入轨运行。”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仲明表示,在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及杭州市、杭州高新区(滨江)支持下,在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两家共建单位一同努力下,成立半年来,实验室在科研战略布局、体制机制创新、科研人才力量集聚、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合作发展、基地筹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进展。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白马湖实验室在新的起点上谱写能源科技创新的崭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目前,白马湖实验室已汇聚首席科学家5名,高层次人才13名,科研人才100余位;搭建了国家工信部新型节能低碳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创新联合体等科研枢纽;承担了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取得了国产氢液化装置样机等一批科研成果。同时,还有力凝聚了浙江省基金委、浙江工业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芯峰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白马湖实验室主任高翔表示,近期实验室将围绕“一三九”科研布局,有序开展新型储能、低碳智能电厂、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项目攻关,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白马湖实验室,即能源与碳中和浙江省实验室,是日前浙江批准命名的第三批省实验室之一,由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其总部基地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畔,将为浙江省“双碳”目标落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科创能力提升和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