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一把的时候到了。
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在防疫政策调整的窗口期和未来的日子里,如何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重振经济,值得人们深思。
涌金君邀请到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史晋川登楼,与大家聊一聊。
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好市场的供求关系。
最近浙江政府带着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是扩大外需。
从全国情况来看,今年1-11月份,我们进出口有所增长。但实际上自二季度之后,受国内疫情和国际经济影响,全球增速放缓,我国外贸需求下降明显,订单也有所减少。
对于浙江这样本身外贸易依存度高的开放大省,如何抓住目前的机遇扩大外需,确实很重要。
但同时,我们也要十分重视扩大内需。我国实行双循环战略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内需情况如何呢?我们不妨看一下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增长数据。最近几个月,我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非常低迷,浙江的数据尽管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但也不容乐观。这个情势下,扩大内需非常重要。
怎么扩大内需,我认为一定要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区、行业、行政等因素造成的市场壁垒,并要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以及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政策力度,完善后续疫情阶段的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只有把这些做好了,才能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经济运行的供给端也同样十分重要,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内需、外需都扩大了,订单增加了,国内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也上来了,生产供应能否有效保障?
防疫政策调整后,阳性人群不可避免会有所增加,部分居民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河南富士康工厂等一些事件,值得我们警惕。
因此,我们不得不预先考虑,一旦阳性无症状人群在社会面增加,医疗资源是否会紧张,恐慌情绪是否会蔓延,有没有可能由此导致大批民工返乡?
目前这些民工都是我们各大城市的产业主力军,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民工返乡潮,继而导致制造业、城市服务业,出现劳动力短缺,供给就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经济复苏。
因此,我认为只有把扩大需求、保障供给这两个问题都处理好了,浙江经济才能在目前窗口期及之后的发展中,更好的平衡好防疫和发展的关系,在全国率先创造经济复苏的好势头,为明年经济发展,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率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原标题《史晋川:拼经济要两手抓 !扩大需求,保障供给》)
车轶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