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恢复运营。据悉,从11月24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宣布该消息后,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迪士尼”相关的瞬时访问量环比大涨5倍。同时,美团平台上“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热度暴增,跃居全国景区浏览量第一。
恢复运营后的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迪士尼乐园再次成为游客们首选的同时,下一个热门主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也已经进入集中开发、全速推进阶段。
长三角主题乐园数量扎堆,是否已经“超负荷”?新登场的主题乐园又该如何在竞争中获得更多游客青睐?
不仅服务长三角游客 更面向全国游客
根据《2022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游客量前20名主题乐园中,位于长三角的有四家,分别是:上海迪士尼、上海欢乐谷、无锡融创乐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同时,在年营业收入方面,上海迪士尼也占据了第一的位置,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欢乐谷也在榜单中名列前茅。
从数据中看出,长三角的代表性主题公园,不仅仅获得了长三角游客的支持,也拥有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偏爱。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何金廖表示,根据调研,长三角的主题乐园数量并未达到饱和的程度。如果就单独的一个城市而言,对于本地的游客数量,可能确实不需要这么多主题乐园,但像长三角的代表性主题乐园,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或者未来将建成的上海乐高乐园,它应该是面向于全国的,它的游客受众群体绝对不仅仅是上海本地的游客,更多的是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游客,还有全国各地的游客。
对于很多去异地旅游的游客而言,当地的代表性主题乐园是一个游玩的必选项,所以从这个方面而言,长三角的主题乐园目前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应避免同质化 寻找自己的特色
何金廖告诉记者,在调研中,长三角主题乐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同质化较严重。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主题乐园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
根据同程旅行平台的数据,今年1月至今,长三角预订量靠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常州中华恐龙园、华谊兄弟电影乐园、横店-梦幻谷等。
从这几家主题公园不难发现,每一家都极具自身特色,无论是主打“IP”、体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还是穿越到侏罗纪时期感受“恐龙”元素、沉浸式体验电影拍摄氛围,每一家主题乐园都具有其不可替代性,才获得了游客的青睐。
针对同质化明显的情况,何金廖建议,未来的主题乐园从不同方面着手。一方面,借助元宇宙热度,可以从科技类领域打造主题乐园,结合AI或者AR技术,让乐园具有更多科普教育的意义,会有更多家长愿意带着孩子去体验。
另一方面,长三角的主题乐园还可以多挖掘中国文化的特色。杭州宋城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它的主体建筑依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而建,并按照宋书《营造法式》建造,充分还原了宋代的都市风貌。从1996年开业,杭州宋城成为了全国最早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开业至今,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超1亿人次。
特色越鲜明的主题乐园,越会在未来收到游客的喜爱。未来的游客不仅想在主题乐园里体验常规的游艺项目,更需要感受“王牌”。游客不再是单纯游玩,而是需要拥有综合的、独一无二的体验。
《2022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指出,“中国式特色化发展的主题原创将造就主题公园新优势,塑造主题公园新品牌,演绎主题公园新故事。可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长三角主题乐园在未来的构思和建设方面,也应该更多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和优势,比如吴越文化、运河文化等,更多体现与其他主题乐园的差异性,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何金廖强调,长三角主题乐园的发展还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将主题乐园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进行整合,从住宿和交通方面更多突破。比如,在同一条交通线路上,有不同的主题乐园和景点,可以通过一些套票的销售,让更多游客具有多样化选择。在竞争之外,主题乐园间也可以有更多协同发展的机会。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