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霸”马斯克打了个“响指”,推特辞退潮大戏直接持续了三周。
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根据两位与会者的消息和获得的部分录音,马斯克在11月21日与推特员工举行的全员会议上说,公司已经完成了裁员,正在积极招聘工程和销售方面的人员,并鼓励员工进行推荐。同一天,推特的销售部门又遭遇不明原因的大裁员——自马斯克接管以来,该部门几乎失去了所有的高级领导。
这场由马斯克一手主导、持续了三周的大规模裁员似乎迎来了中场休息——至此,推特全职员工已不足马斯克接盘时的一半。
马斯克的“响指”
当10月26日马斯克抱着厨房水槽走进推特总部并表示“是时候好好琢磨这件事了(let that sink in)”时,也许没人能想到,暴风雨竟会来得如此迅猛。
不到24小时后,这个当时排名世界首富的男人,以440亿美元成功买下推特,成为全球最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实控人。紧接着,他解雇了数名推特高管,其中包括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
图源:推特截图
在给广告商的公开信中,马斯克声称他收购推特并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试图帮助我所爱的人类”。话虽如此,但推特高企的人力成本和“每天亏损超过400万美元”的现状显然让他“忧心”。并且,推特员工们很快发现,“我所爱的人类”中也许并不包含他们。
达摩克利斯之剑,终究还是落下了,方式简单粗暴。
11月3日,马斯克入主推特后开启了大规模裁员,人数达原7500名员工的一半。员工在备忘录中被告知,所有人将在当日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没有被解雇的员工将通过工作邮箱得到通知,而被裁的员工将收到一封发往个人邮箱的邮件,其中包含后续步骤的通知。
据《纽约时报》报道,截至当地时间11月4日早上,推特约有一半员工被裁,共涉及约3700个工作岗位。一位推特管理人员爆料,许多员工在无法登录公司系统时才发现自己被解雇了,大家都认为这种裁员方式缺乏关怀和体贴。
被裁员工中,甚至还包括了怀孕或是在休产假的女员工。据美媒报道,推特旧金山总部营销经理蕾切尔·波恩称,尽管自己已怀孕8个月,但也被裁了。根据全球知名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上的个人资料显示,波恩自2019年7月起,就一直在推特工作。
一位前推特员工称,人们似乎是被随机解雇的,“被解雇的有单身的,有远程办公的,有在公司办公的,有已婚的有家庭的,有正在休陪产假或产假的,也有正在休丧假的……”
另一方面,在“大清洗”中逃过一劫的留任员工日子同样不好过,他们习惯了推特轻松开放、透明沟通的企业文化,现在则被要求重塑工作模式和文化认同——“卷起来”。
11月16日,马斯克发邮件告诉推特所有员工,这家公司的运营将进入“Extremely Hardcore”(非常硬核)模式,称只有这样推特才能向前发展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取得成功。而这,意味着“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且“只有表现出色才算及格”。
为了得到员工的认同,马斯克甚至将一张床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并表示自己将在办公室睡觉,直到“改造完成”。
美国旧金山,推特总部。图源:视觉中国
内忧外患中的推特
如果说,工作岗位的骤然减少、组织架构的坍塌、企业文化的破坏是马斯克时代推特的“内忧”,那么“外患”——在市场竞争中的疲软,则始于更早。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推特的盈利能力确实在下降。财报数据显示,推特过去7年有5年都是在亏损状态,2022年第二季度的亏损更是达到了2.7亿美元。
降本增效,这或许是商人马斯克迫不及待开启大规模裁员的底层逻辑,他在给员工的邮件中直言“裁员是别无选择,因为公司每天损失超过400万美元”。
即便大清洗式的裁员能削减高昂的人力成本,推特自身的赚钱能力仍不理想。今年7月22日推特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1.77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的13.2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为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同比下滑;净亏损2.7亿美元,去年同期盈利6565万美元,调整后每股亏损0.080美元。
推特在财报中表示,“广告行业在宏观环境下面临的负面因素、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业绩令人失望的原因。
所谓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二季度伊始,彼时还是推特最大外部股东的马斯克提出收购要约,以每股54.20美元,总价约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4月25日,推特正式宣布接受马斯克的出价。但马斯克很快又变卦,以推特虚假账号占比过高为由要求推特方面开放数据,并一度要暂停、终止交易,双方随后上诉至法院。
但要追究2.7亿美元的亏损,马斯克显然不是那个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广告收入是推特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单一的盈利模式之下,广告商的投入下降直接影响了其业绩。马斯克入主推特后,品牌商的抽离甚至愈演愈烈。据《纽约时报》报道,在马斯克“整顿“推特的20天里,包括大众汽车集团、通用汽车、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等品牌商纷纷表示暂停在推特上投放广告。
事实上,广告商撤出的不仅仅是推特,Ma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面临广告收入的流失。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美国40年来的最高通胀纪录之下,如今数字广告商正在削减支出,科技公司曾经引以为傲的广告收入遭遇滑铁卢,同时高企的通货膨胀和高利率正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公司的现金。
美国科技公司裁员人数在本月创下新高。图源:Layoffs.fyi
“所有这些公司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广告收入。”著名的国际财务管理公司BowersockCapitalPartners首席执行官艾米丽·鲍索克·希尔也曾就此表示,“这些收入正在下降,这是经济疲软的真正迹象。”
此外,Tiktok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崛起,也在不断蚕食推特的固有流量。一组数据对比或可说明问题——截至2021年底,推特称已拥有2.17亿月活跃用户,同比增加13%。到2023年底,推特预计月活用户量将突破3.15亿。而据TikTok去年9月发布的数据,其全球月活跃用户已超过10亿。当用户体量的差异表达为流量差异,进而转化为商业价值时,推特还能留住多少广告商?
数字城镇广场能否建成
“科技怪才”“商业狂人”“外星人”……顶着一堆名号的马斯克能否力挽狂澜,将推特拉回“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他口中的“让人类拥有一座公共的数字城镇广场”?答案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收购推特并将其拉出财务泥潭,已抽走了马斯克数额巨大的现金流,其中部分来自于特斯拉公司的“输血”。
据悉,大裁员期间,马斯克持续抛售价值39.5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以填补推特公司出现的财务危机,其中包括大量裁员支付的赔偿款项。随着特斯拉公司的股价跌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在成功拯救推特之前,马斯克自己的世界首富地位或将不保。
“目前看来,马斯克收购推特的行为,从商业角度来说并不理性。”11月23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外交和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向天目新闻表示,马斯克花费440亿美元收购推特显然是不划算的,“相比于特斯拉,推特是一门小生意,不但市值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创新难度也更复杂。”
方兴东认为,收购推特很可能极大影响特斯拉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牵涉马斯克极大的精力,更重要的是,推特是一个网络媒体。对商业来说,可能有着更多复杂的政治影响与干扰。
“《纽约时报》市值大约是50亿美元级,推特500亿美元级的市值,而Facebook和微信等生活类社交媒体市值大约是5000亿美元级。三者代表了不同数量级的高度。显然,新闻很有影响力,但并不是一门好生意。马斯克既要有影响力,又要更高市值,这个很可能变成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
方兴东表示,目前整个互联网产业开始进入传统社交媒体衰弱,智能媒体崛起的新周期。也就是说,即便是马斯克青睐的微信模式,也就是基于人际关系和社交图谱构建关系和传播信息的产品逻辑,目前也已经面临新的算法驱动的挑战,“推特未来的转型之路绝不容易。”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