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5日下午3时左右,地球这颗蔚蓝星球迎来了第80亿位居民。此前,人口增长从0到10亿,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而此后,人类每增长10亿用时越来越短,距离上一个作为地球人口里程碑的“70亿日”仅间隔11年。
据环球网15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称:“抵达这一里程碑的时刻,是庆祝多样性和进步的时刻,同时也应思考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
时间行至当下,地球又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在80亿人口的恢弘背景下,开启了新篇。全球人口格局如何变化,地球又将如何承载人类之重呢?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放缓
不过,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世界人口实现下一个十亿增长需要大约14.5年,这表明世界人口增长事实上整体呈放缓趋势。
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应归功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导致的婴儿出生存活率大大提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
从全球来看,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人口快速增加首先在欧洲和美洲发生,然后是东亚和南亚地区。在过去11年最新增长的10亿人口中,亚洲和非洲的中低收入国家的贡献最大。其中推动亚洲人口增长的主要是印度,它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不过,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联合国表示,2020年全球人口增长率自1950年以来首次降至1%以下。全球人口增速放缓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的下降。目前,全球妇女平均生育率为每名妇女生育2.3个孩子,而在1950年的时候是平均每名妇女生育5个孩子。
妇女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包括,避孕措施的普及和各国经济发展使得女性就业机会增多,特别是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全球各大主要人口研究机构的预测显示,全球人口新增要达到下一个10亿的时间将会更长,不同机构给出的预估时间大致都在2036年至2040年之间。大多数预测都认为,世界人口将在21世纪下半叶的某个时刻达到峰值,然后趋于稳定或逐渐下降。
到2050年,全球8个国家——刚果、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将提供全球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其中,刚果和坦桑尼亚的人口预计将在未来30年内增加一倍,而印度的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从14亿增加到16.7亿。
11月15日,行人走在街头。图片来源:新华社
人口结构问题更突出
相比80亿这个数字而言,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
从全球范围内看,虽然目前人口仍在增长,并可能在未来半个世纪左右继续增长,但这样的人口增长不可能持续,此前的快速增长也不会再次发生。
据正观新闻报道,目前几乎所有高收入国家和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生育率都很低,人口增长率放缓,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人口下降。但在这些国家内,由于移民产生的人口趋势差异很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瑞典或英国等拥有长期大量移民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人口持续增长和年龄结构略微年轻的情况。相比之下,包括东亚或东欧国家在内的低生育率和少移民或几乎没有移民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人口长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局面。
据澎湃新闻报道,维也纳人口研究所专家托马斯·索博特卡(Tomas Sobotka)博士指出,人口的逐渐减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然而,在那些同时面临低生育率和大规模外移(民)的国家——如摩尔多瓦、乌克兰、保加利亚或波多黎各等,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因为外移正在加速其人口老化,导致人才外流,造成未来劳动力短缺,威胁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并进一步加速出生人数的下降。
另一方面,人口减少也有有利的一方面,可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更好的繁荣,改善获得粮食、水和资源的机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避免军事冲突。
索博特卡认为,在人口下降逐渐发生的同时,要防范对经济、福祉、社会保障和繁荣产生负面影响,将更多地取决于政府如何改革其经济、教育、劳动力市场和养老金制度,而不是取决于人口的绝对总数。
日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了题为《80亿人口,一个人类》的文章。文章指出,全球人口达到80亿,是营养、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领域取得突破和改善的证明,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但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战乱等多重危机的攻击下,不平等问题也愈发严重。人类亟需团结互助、弥补分歧、恢复信任。
医院妇产科内的新生儿。图片来源:新华社
未来人类仍面临挑战
随着世界人口达到80亿,我们的未来会遇到哪些挑战?
不断增长的人口会不会突破地球承载能力的极限?每一次人口突破新的10亿关口总是会引发一轮担忧。在联合国的预测中,2050年人口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但到了2080年代左右,地球人口的峰值为104亿。气候变化危机、战争和冲突、饥饿与贫困仍然是困扰全人类的难题。
据新华社报道,人口数量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整体生活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婴儿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和平发展周期延长,战争对人口的吞噬极大减少,以及发展中国家群体进步等等,都成为推动世界人口增加的积极因素。
但正如古特雷斯不无担忧地强调的那样,“我们正在为一个充满紧张和不信任、危机和冲突的80亿人口世界做准备。”与此同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城市化等因素正带来持续生态压力。虽然人口数量与其对地球的影响关联复杂,但毋庸置疑,不断增加的人口挤压着地球上其余生命的生存空间,四分之三土地和三分之二海洋已被人类活动极大改变,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当前,人类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团结行动正在增加,超越西方物质主义的工业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成为响彻全球的进步呼声。例如,拉美国家发掘印第安民族传统生态理念,发起追求平衡与和谐的“美好生活”运动;中国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精髓,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重要实践不仅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将为共建生生不息的美丽星球带来重要启示。
80亿人口,标志着人类发展越过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考验着承压的地球生态系统。人类选择何种行为模式将决定地球能否承载人类之重,构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愈加紧迫。
【新闻链接】
0到10亿 数百万年
从人类诞生到19世纪初,经过数百万年的岁月,世界总人口才达到10亿。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祖先们的总数不过1.5万人。1万年前,也才到几十万的人口规模。
地球人口达到10亿,是在1804年左右。
10亿到20亿 100多年
媒体报道,全球人口20亿大关是在1925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之前达到的。
20亿到30亿 30多年
根据统计,1960年世界人口超过30亿。
30亿到40亿 14年
1974年,全球人口达到40亿。
40亿到50亿 13年
1987年7月11日,全球第50亿位居民马特吉·加斯帕尔诞生在前南斯拉夫。这一天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也是现在每年的“世界人口日”。
50亿到60亿 12年
1999年10月12日0点零2分,波黑出生的阿德南·梅维奇被定为“第60亿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将他抱在了怀里。后来这一天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这一年距离世界人口达到50亿,仅用了12年。
从60亿到70亿 12年
全球范围内,数名婴儿被认为是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
70亿到80亿 11年零半个月
11月15日距离2011年10月31日,过去了11年零半个月,就在这天下午,世界人口突破了80亿大关。